新华社杭州2月22日电 题: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浙江提前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一线报告 新华社记者朱国贤、沈锡权、王政
浙江省超前谋划、精准施策,于2015年底在全省消除了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4600元的绝对贫困现象,成为全国率先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实现了“不把贫困带入十三五”的目标。
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群众也不能掉队。扶持措施精准、产业支撑给力、农民就业充分……在加速推进低收入群体脱贫、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改革开放“先行者”浙江又成为发展成果共享的“模范生”。
扶贫大数据详细记录43万陈朝贵们的基本状况
找准、找全扶贫对象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2015年初,在原有低收入农户数据库的基础上,浙江省全面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确保做到不错户、不漏人,确认了年收入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21万户、43万人,并做好了信息核查、数据核实、建档立卡等基础性工作。
年过七旬的陈朝贵是浙西松阳县古市镇寺口村农户,无儿无女,没有一技之长,仅仅靠种点粮食为生,生活极为拮据,是列入数据库的扶贫对象。记者在陈朝贵的登记卡上看到,他的个人事项被登记为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经历、面临问题、下步打算等几类。村里为他申请了低保补助,他的生活有所改观。这两年村里茶叶市场快速发展,陈朝贵被聘为保洁员,每个月有了1000多元的收入,实现了脱贫。
“类似这样的扶贫大数据在浙江全省都已经建立,并且实现了电子化。”浙江省农办(扶贫办)副主任邵峰说,这样可以做到精准识别,而后能精准施策。记者在浙江多地采访时发现,各地精准扶贫做到“一户一策一干部,扶贫信息全覆盖”,一本本“帮扶台账”架起了贫困群众和结对干部间的亲密桥梁。
邵峰说,新世纪以后,浙江根据全省实际,自定扶贫标准、自认扶贫对象,设计扶贫工程、评估扶贫成效。“特别是较早地把扶贫重点从区域转到人户,实现了精准识别、精准扶贫。”
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通过政策兜底,2015年浙江全省农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所有县的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600元以上,新增低保人员12万人,实现保基本、保民生。
一张烧饼给数千李美英带来脱贫惊喜,来料加工使100万唐赛娥天天在家有事做
一张烧饼,成就了浙西缙云县的第一富民产业。此举不仅全面消除了“4600元以下农户”贫困现象,还在全县掀起一股“双创”热潮。
曾经因丈夫生病、家庭缺失劳力而致贫的农妇李美英,2014年参加了政府组织的烧饼师傅培训,之后到杭州下沙开了一家缙云烧饼示范店,不到两年,她不仅还清了5万元负债,还有了积蓄,把生病的丈夫也接到了杭州。而最让她惊喜的是,今年还拿到了政府给予的1万元“示范店”补贴。
为扶持困难群众,缙云县将烧饼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政府先后成立了“烧饼办”,开设了“烧饼班”,制作了“烧饼书”,一些从“路边摊”做到“示范店”的模范户,政府还要给予奖励。缙云县长吴筱琳说,做烧饼低投入、低风险;只要肯吃苦,钱就能多赚。如今,缙云有6000人开出烧饼示范店,年营业收入突破7亿元。
在金华兰溪市黄店镇社溪村,60多岁的唐赛娥一有空就从经纪人那里拿回礼品袋,然后穿带子。“天天在家做,每个月都有六七百块钱的收入。”唐赛娥说,烧完饭、打扫完卫生,搞来料加工做点活,既能赚钱补贴家用,还能充实生活。在浙江,像唐赛娥一样从事来料加工的农民超过百万。
位于浙南最偏远地区的泰顺县培坑村,得益于村级资金互助会的资金支持,村民纷纷贷款办起织带厂,解决了村民增收与家门口就业难题。村委会主任毛定够说:“留在村里的人,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更没啥存款,多亏村里的资金互助会,为我们提供了急需的贷款。”泰顺县经过几年发展,至今已有103家村级资金互助会。
土地入股成为长期患病的徐雨金的重要收入来源
过去的10多年间,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每五年出台一个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上马一个针对特定贫困群体的扶贫工程,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财政每年向26个欠发达县转移支付年均保持在300亿元以上,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年均增长25%以上。
浙江省还把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作为扶贫、“普惠”的重要抓手,全省面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保障低收入农户的资产权利、经济身份和村集体经济权益,让农民的“资源”“死产”变成“资本”“活钱”。目前,全省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率96.1%,符合条件的宅基地登记发证率85.8%。
常山县芳村镇下猷阁村村民徐雨金因长期患有腰痛症,妻子无业、儿子外出打工而成为低收入农户。两年前,下猷阁村成立了常山县牛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以“土地折价参股”的法人机构,徐雨金以自己的土地入股,每年可获得一两千元收入,平常给公司干活还有工资收入,土地入股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