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路”门票曝光,上面标有“风景名胜区门票”。(图片来源:《新京报》)
赵银平
据悉,从4月30日起,河北张北县的“草原天路”开始收费了,每人50元。这个消息的公布,犹如那只终于落下的靴子,重重砸在人们的心上:还是收费了……
本来,“草原天路”只是一条默默无闻的县级公路,等级名称是X001线。修建之初是为了连接崇礼滑雪区、赤城温泉区和张北草原风景区。根据等级要求,设置双车道,无硬路肩,沿途也没有正规的旅游配套设施。只是因为2014年有自驾和摄影爱好者偶然发现了公路美景,后借助网络的传播,爆得大名。
于是,有些脑袋“灵光”者,看到了油水,堂而皇之地要对公益属性的县级公路收门票。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些“揩油者”的想法做法,很符合描述古代山大王“剪径”行为的这两句顺口溜。
地方政府这种“山大王”式的发展思路,说白了,是一种独断思维和短视行为。
因为公路归公家管,所以想收费就收费?可是,公路的“公”,不仅仅指向它的管理者,还指向它的公益属性,哪能是当地政府想收就收?!就是因为有名气了,很多人专门去摄影了,所以油水必须揩?殊不知,这让天然的美景多了一层人为的“雾霾”,有可能挡住更多人迈向那里的步伐。
新华网5月8日推出的调查显示,高达91.91%的网友认为“草原天路”收费不合理。而“收费后的草原天路,你还愿意去吗?”更有87.82%的网友投了“非常反感,坚决不去”这一选项。也是,祖国处处美景,何必非得去你这里?为了这一点点的油水,失去了大量潜在游客,收获了无数差评,赢乎?输乎?不知当地决策者会作何感想。
对收费,当地政府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人满为患,垃圾遍地,生态环境堪忧,所以要收钱。其实,这种逻辑漏洞百出,引用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所所长马晓龙的话:“修路本身是地方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公路修建的投资使用的是财政收入,来源于民。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提供道路设施维护,保证道路安全,这些都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要求一个经过的路人为政府提供设施的行为买单。路人并没有要求你提供额外服务,地方政府不能因为加了一个酒店修了一个座椅或者厕所,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就必须消费,这是在交‘过路钱’,是地方政府强买强卖的逻辑。”
当然,当地政府未必不知,只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毕竟,门票收入是伸手可及的真金白银,至于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造成的负面影响、侵害的公众权利,似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而且,对收费区域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旅游环境的基础建设、服务设施和旅游管理的跟进、改善,当地政府做了什么,人们并没有看到。
对作为贫困县的张北县来说,借“草原天路”的美景发展经济,本无可厚非。但简单粗暴的一收了之的做法,实在“吃相”太难看。21世纪了,现代化的政府不能还是一副“山大王”做派。到底应该如何借“景”生蛋,并且细水长流,而不是杀鸡取卵,就赚一点“拦路费”的死钱,当地政府真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
最后,附一则新闻报道,希望对有关方面有所启发——今年“五一”是凤凰古城暂停围城设卡验票方式后的首个小长假。记者在湖南凤凰县采访发现,城外各大酒店均已满客,在暂停“围城收费”后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大幅增加。凤凰古城在舍弃门票的“小利”后,换来了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