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的子女们提个醒
在我的老同事中,有这样两位男性,他俩都是年迈丧偶,无条件或不适宜再婚,生活靠雇“保姆”照料,但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个健在,现已90高龄,正爽朗地安度晚年;一个哭笑不得地早去了天堂20年。我在为逝者哀叹、为健在者祝福的时候,无意中琢磨到了一个朴素的小小因素——往往被人们、特别是子女们所忽视的所雇“保姆”的性别。
父母年迈丧偶是正常规律,而自然的生理现象和传统习俗,就非再婚者来说,一般是丧父的母亲,愿坚守家园,与子女一起过,即使独自生活也愿意;而丧母的父亲则不同,当然也缘于不会做饭菜等家务,至少需人服侍和照料,子女独居或不方便,便给搜罗服侍生活的“保姆”。我说的就是关于“保姆”的性别问题。
如上所说的那位已逝去的同事,老伴去世后,孩子们和好心的邻居,千方百计打听,给物色了个曾在机关干过炊事员的老人。这老人身体好,穿戴板正,习惯了机关人员的生活,对做饭、做菜、沏茶、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等家务活,有一定的技术和能力,饭菜调剂好,能按时,会服务,包括夜间关照,都能满足老年主人的需要。照邻居人家的说法,平时可寸步不离地陪伴主人喝茶、抽烟、闲聊和看电视,保证能给主人带来愉悦,不会冷清、寂寞的。孩子说,因条件好,宁肯花费高于一般“保姆”一倍的工资,由我们支付,可算得上是孝顺老的的典范了。他们把这些优厚条件说出来后,那位老同事还能说什么呢?但据说开始一段还不错,不久就有饭菜不香、茶没味的感觉,无话聊侃,叹气多于笑脸。身体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难受,药物不断。最后住院,且每况愈下,不到一年就病逝了,而导致死亡的病因也不十分明确。
再说那位健在的老同事,同样孩子皆单独过,母亲病故后,没给找“保姆”,是亲戚们给找来个沾亲带故的、早已丧偶、耄耋年岁但身体好的老太太,没协商,未讲价,老同事随意给她部分“私房钱”,让她攒存或愿给谁给谁,听说老同事之后还主动给她“涨”了几次钱。她除做饭、洗衣和拾掇家务外,两人还常一起看电视,述评故事或下下跳棋,外出总是互相陪伴,甚至去超市购物,两人一起挑选物品。天天乐呵呵地,还不断去老人聚集的场合畅聊。这位同事,本来身体也有一些毛病,可逐渐地大为好转,年过90,还浏览报纸,议论时势,谈笑自如并经常散步,儿女放心,邻居们称羡。
诚然,这两位老同事的不同结局,主要还是身体的内在素质和疾病所致,决非“保姆”性别的原因,即使异性“保姆”有多大能为,神通有多广大,也不会有从死亡线上拉回生命的回天之术,何况“保姆”只是普通照料人的人,不是医生和养生专家。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异性——主要是女性“保姆”,以自然具有的特殊感应,甚至包括“异性引力”的魅力,通过长期相处,会带给对方亦可称为“潜移默化”的作用。民间的俗语“年轻夫妻老来伴”,就是这个意思。年轻的异性结合可成甜蜜夫妻,老年异性相处,只是因年老而成“伴”,但甜蜜的功能与感受,与年轻人相同并存在的。
那就是说,我的那两位老同事的不同结局,与此是有一定关系的。若是那位早故去的雇用“保姆”是女性,也许会再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健在;相反那位健在者所雇“保姆”是男性,或许没有如今的潇洒。分析和预料虽只可供参考,但当子女的若早考虑到这一点,可能会减少些后悔吧!
(宋树声 写于2016年“父亲节”前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