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治先生诗作《咏双槐树街》赏析
豫陕古道一驿站,先槲后槐双双传。
石门紧锁茄子河,香山开通桃花源。
圣母殿前湖水绿,仙家洞外碧空蓝。
白墙红瓦街道美,古镇如今换新颜。
这首诗是李新治先生写于2003年10月的《咏双槐树街》,被收录在李先生出版的诗集《熊阳笠翁集》中。这首诗在李先生的诗作中不能算是最有名的诗,在尚丁午先生为该诗集写的序言《豪情入律韵 大美播莘川》和宋万民先生所写《熊阳笠翁集序》里也均未提到。尽管诗的颔联、颈联基本上都是合律的,但以李先生的严谨,并未将此诗放在“律诗”部分,而是放在“古风”中。我在此之所以要将这首诗搜捡出来加以品赏,一是诗中写的也是我的故乡,乡情所系,情有独钟,故作此选;再就是想从李先生“一般性”(也许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作品中领略其写作的“匠心”。
“豫陕古道一驿站,先槲后槐双双传。”诗一开篇,先将双槐树街放到历史的“纵深”里,追溯其渊源及诞生背景,向人们述说双槐树街不是一个新兴的市镇,而曾是豫陕古道上的一个驿站,由此发展而来。这使人马上联想起“古道、西风、瘦马”,那滚滚的烟尘中的风云旧事,那杂沓的蹄声、鞭声、人喊、马嘶,那铁骑驿使的飞马传书和辎重塞途的辚辚车声,悠远声浪似从耳边掠过,一幅幅画卷接连扑面而来,使人不由生出沧桑之感。接着述说来历及街镇名称的缘起和衍变过程。这里化用了此地《诸檀越捐租司香火碑记》上的“先槲后槐兮惟双双之名传”一句,一方面使街镇名称的由来持之有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双槐树历史文化的积淀。短短首联十四个字就传达出了如此丰富的信息。
接着作者不按通常思路进行街景的描绘,而是转入对街镇周边之地的述写:“石门紧锁茄子河,香山开通桃花源。”继而是“圣母殿前湖水绿,仙家洞外碧空蓝。”这颔、颈两联把读者的视野放开了,把街镇所处的地理环境风土特色进行了概括性的描写。颔联以一“锁”一“通”两个动词连接了四个地名,而且是抓住特点,凸显状貌,写出了过去的石门的“险”和桃花(地名)的“幽”或“奇”。这里又暗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使“彼”处的桃花源与“此”处的桃花仙境巧妙自然相连。颈联又推出双槐树最为著名的两处景点:九龙洞和仙家洞。为了避免“洞”的重复,写九龙洞而只点圣母殿,这样使“殿”与“洞”相对,既显得富有变化,又体现出各有侧重。这便是“错落”手法的妙用。然后用两个方位词“前”和“外”,引出“湖”和“空”,信息量又进一步增大,而以“绿”和“蓝”这两种鲜明的色彩,告诉了人们这里的自然环境的洁净优美。九龙湖水因清澈幽深而“绿”,天空因山的峻高苍翠、无任何污染而既“碧”且“蓝”,这就从侧面告诉读者,双槐树街处在如此美妙的山水之间该是何等诱人,并应有怎样的魅力!另外,诗中所点出的富有诗意的地名,如石门、香山、桃花、茄子河等,也为整首诗增添了美感。
也许会有些能“留心”而不够“细心”的读者会误认为诗的中心部分都写的不是“街”,而是街以外的别处景色,会以为是作者有些“跑偏”了,殊不知他在诗的尾联笔锋一转,把人们的目光由远处拉到近前,巧然与首联照应起来,由古及今,由远及近,聚焦于当下。眼前的双槐树街是“白墙红瓦街道美,古镇如今换新颜。”神秘的面纱豁然揭开,让人眼光乍然一亮——这就是“红”和“白”为主色调的今天的双槐树街!前面的迂回曲折和烘云托月,最后都集中在一个古镇新颜的“美”字上,从而抒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情,表达了他对双槐树街这个既“古”且“新”的街镇的由衷挚爱,与诗题中的“咏”字契然吻合。
由以上粗浅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采用的是虚实相间、巧妙迂回、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的。这一手法的运用就免除了“落套”,使全诗别开生面,显得多姿多彩、含蓄隽永而又顺乎自然,看似信笔写来不甚经意,而实则匠心独运,浑然天成。这就像那些丹青妙手和书法大家,善于“藏锋”,用“匠心”而不留“匠意”,擅技法而不露痕迹;这也正体现了李先生在治学和诗歌创作方面造诣的精深,功底的深厚,技法的娴熟。先生诗集中似这般可圈可点处甚多。此作乃先生的“随意之作”(“莞尔”一下),便有如上所述的诸多妙处,而他的不少“用心之作”则有更多妙不可言处,期待着各路方家的“妙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