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4月8日电 题:政府民间组织携手 教育督导优先——一个西部县城17年的“垃圾分类经”
新华社记者向志强
覃星星
记者近期在有“中国茉莉之乡”之称的广西横县调查了解到,横县从2000年以来逐步形成了“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
群众分类意识强,处理链条完善
记者在县城走访发现,不少居民家、商户门口都有两个分类垃圾桶,即使没垃圾桶的也将垃圾分成两个塑料袋装。家住祥和街的彭永娴说:“剩菜剩饭、瓜果等会烂的是可堆肥垃圾,塑料、玻璃、纸等属于不可堆肥。”
封闭的居民小区或单位大院则有垃圾收集点。记者在同顾莉香小区门口的垃圾房看到,十几个垃圾桶分别装着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
横县环卫站站长施培杰介绍,居民将分好类的垃圾在早晨、晚上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投放,环卫工人上门收集并进行二次分类,然后运到中转站,中转站压缩处理后,可堆肥垃圾运往堆肥厂处理,不可堆肥垃圾运往填埋场,其他可再利用的则会被居民或环卫工人收拣出卖。
政府、民间组织、科研机构协力推进
记者了解到,横县作为一个西部县城能在垃圾分类方面实现突破,与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有重要关系。
首先是以教育培训为先导。工作组对乡镇分管城建环保的副职领导以及街道社区负责人、学校负责人、环卫工人、个体户等关键人员开展培训,再由他们回去组织延伸培训。
横县尤其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县城学校都有培训和垃圾分类制度,与操行分挂钩。在横县民族中学,早中晚各有三个时段集中收集垃圾,每个班级轮流值日,由学生自己督促检查垃圾分类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垃圾分类、提高分类意识,进而带动家庭、影响社会。”学校党支部书记马宁才说。
其次是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推进。时任IIRR项目中国部协调员的张兰英说,当地成立了由政府部门、民间组织、科研院所组成的项目工作组。
最后是加大投入创造分类处理条件。横县在借助科研机构力量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新建填埋厂,投资300多万元建设设计处理能力为15吨/天的垃圾堆肥厂,并完善各类收集运输设施。横县还规定,新建小区必须建设封闭的垃圾房,并作为项目验收组成部分由环卫站验收。
构建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组织架构和配套政策
受访人士认为,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参与的社会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还需从组织架构、政策措施、产业化改造等方面统筹推进。
针对部分区域居民不配合、管理难的问题,横县住建局局长梁永峰表示,在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垃圾收集点等设施同时,也要促进相关约束性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大监督力度,避免垃圾乱丢“反弹”。
陈洪为介绍,目前可堆肥垃圾、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基本都得到了有效处理,但一些危险品和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回收渠道、流向和处理还存在问题。他表示,从长远看,还需从新技术推广、产业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垃圾回收体系和终端处理体系,不断提升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