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83亿,占比达34.1%。
需要养老的人越来越多,仅靠增加人力投入,全社会的养老需求已经无法得到满足。怎么办?智慧养老应运而生。
破除低效率
据记者了解,目前,政府提供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采取“人盯人”的模式,即由专职的巡视员和兼职的志愿者定期上门探望或给老人打电话。这一方式成本高、效率低、覆盖面窄。而市场上的养老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面向老人的服务市场大多数被保健品、理财产品、旅游产品所占领,市场口碑一言难尽,诈骗新闻层见叠出。单一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解决这些难题和乱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养老、医疗等领域推进“互联网+”。目前已有多个地区开始推广智慧养老。安徽、江西等地近期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智慧养老产业。四川不少地区建立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智能呼叫、老人定位、健康监控、生活用品食品的配送、生命体征监测等,只需通过小小的传感器或按键便可一步完成。
成都市锦江区莲新街道66岁的居民张蓉最近身体不适。一天,她按下家中“长者通”机器上的红色按钮并求助:“请帮我预约区人民医院的骨科。”不到10分钟,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为张蓉挂上了号。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养老服务可以和家政、物业、餐饮、物流等诸多行业对接起来,老年人所期盼的“人在家中坐,服务上门来”的养老体验,就能逐渐成为现实。
建立服务链
去年2月份,福建省福州市出台了一项高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养老服务措施:异地“刷脸”。
目前,中国有大量老年人跟随子女到新的城市生活,按照以前的规定,他们的养老金,只能每年一次亲自到发放单位进行领取资格认证。这虽然避免了他人冒领,却也带来了奔波之苦。对此,福州市启动了人脸识别认证工作,老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通过手机或在相关网站“刷个脸”,就可以完成资格认证,省时省力。
在智慧养老领域,这样的“高科技福利”还有很多。多样化的老人可佩带设备,比如“智能手环”等,可以实现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健康管理等功能。还有一些社区针对独居老人,开设了“智慧门禁”系统,通过远程监控、控制门锁系统相连接,预警陌生人入室行骗,保障了老人的安全。
有些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研制出适合老人使用的社区服务手机软件或服务展示屏,老人在智能手机上或小区内,通过点击相关服务按钮,就能够实现挂号预约、家庭医生出诊、送菜上门、送餐上门、家政服务等个性化生活服务。
专家表示,充分借助科技力量,连接医疗服务、运营商、服务商、个人、家庭的智慧化服务举措,是当前全国各地智慧化养老探索和实践的重点领域。智慧养老整合了分散的服务资源,满足了老人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大大提高了社会对老年人的整体服务水平。
保留人情味
“老年人需要家庭代际关系和邻里社会关系的社交网络。”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认为,中国式养老的特别之处在于,老年人不愿意离家外出养老,他们不仅需要生理上的照顾,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然而,以往的情况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不缺工具,但可能缺乏理由。“吃了吗?身体怎么样?”除了这几句话,子女和父母好像无话可说。一方面,年轻人工作生活比较忙;另一方面,老人自己也很矛盾,他们希望得到关心,却又因害怕给孩子添麻烦而对其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
在互联网出现后,情况有了积极改善,部分老年人开始全面融入互联网新生活。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使用群体之一。在上网的老人中,86.07%安装有微信,超过半数的老人会使用视频聊天、微信群、朋友圈、发红包等功能。不少老人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与家人联系更加紧密,社交、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变多了。
即使特别“宅”的老人,也可以选择养老公司推出的“陪聊服务”。有的养老公司甚至推出“不要把老人当病人,而要把老人当女朋友一样关心照顾”的服务理念,缓解老人的孤独感。“信息科技可以精准对接老人需求,保留传统养老的人情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助理高云霞表示,用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集成,可以打破条块分割,有利养老市场的繁荣。(记者 汪灵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