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法律意识,倡导法律援助,提升律师素质,提高律师声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首页 | 资讯 | 旅游 | 社会 | 法治 | 透视 | 网评 | 调查 | 聚焦 | 追踪 | 维权 | 公益 | 反腐 | 案例 | 关注 | 说法 | 财经
万象 | 曝光 | 民生 | 环保 | 安全 | 教育 | 保健 | 咨询 | 房产 | 书画 | 来信 | 援助 | 论坛 | 人物 | 文史 | 访谈 | 文化
地方
频道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广西 | 宁夏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
网站公告:   今日天气: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内容  

1992年第一次回老家看家谱

发布日期:2021-12-21  查看次数:47664 来源:兰州  作者:陈仁川

 
 
 

    从小听说老家在温州,但父亲自少年离家后也只同母亲回过一次,那是wg后期,他们从下放地湖北阳新农村返汉,先作了一次故乡行,才知道家乡具体为苍南县钱库镇仙居十三亩,那次印象仍然是处于贫穷状态。1992年我去杭州参加全国地方法制报总编会,有机会去久已向往的老家一睹真容。那时,温州乃全国开放中发展最快之地。采访当地司法系统公证、律师处,发现企业和个体都富起来了,公务员工资则较低,尽管许多干部心里不平衡,但都有为温州快速崛起的自豪感。去钱库要坐几小时汽车,在一家私有合股的农村信用社找到曾在武汉见过的堂兄仁杰,记得五十年代,他就四处跑业务推销产品,认为我父亲最早离开老家谋生,虽然工资也才七十多元,在他们就很羡慕了。我眼前的仁杰有一栋五层的单面楼,当地几乎都如此。如今,这里完全找不到依旧贫困的说法,只要你能干肯干,没有不富裕的道理。同仁杰及他的儿子们谈话中,深深被他们的自信和毫不掩饰的富足感打动,甚至还有几分被刺痛,因为像我这类安分守己的干部或者知识分子,在汹涌的商潮面前,亦生浮躁,不知所以、束手无策。今天,我以天命之年,接替父辈回到故乡,算来距他们上次回老家已20年矣!

    4.20,早,靠河的一处理发店,3.50元,体验了正宗的温州洗礼。中饭后,仁杰夫妇、两个孙子和我乘船同往仙居。每人1元,就我们5人,水路在这里很容易见到,有水就可行船。走了二十多分钟,水面渐宽,一派南国水乡面貌,河汊纵横,不经意间似乎窜到另一处水面,眼前波澜不惊,芦苇茂密,岸两边几无人家,安静得只有我们的说话声。中途却经过一座独独的几层楼的奎星阁,一定是祖辈期冀后代文运昌盛吧。但二哥说就是这些看去没动静的地方,wg时发生过激烈的武斗,对立双方隐藏在芦苇里,像沙家浜。而此刻,风平浪静,无法想象和平年代动枪动炮的情景,故乡的平静也曾那么的不平静。船行大约两三小时,最后靠近一座小桥,上岸后,仁杰指着桥栏的石刻对我说:农村人有钱了,集资修桥铺路盖庙,所有新设施都靠捐款。进村有一九间底小桥,同仙居桥一样都是村民集资,热心筹办的人正是仁杰,他捐款也是最多的一个

    在仙居桥上岸,不远处是乡政府所在地,门前几条水泥路,是通常见的农村集市,说方言,完全听不懂。仁杰好像不时对遇见的人说,某房三叔儿子从甘肃来。在仙居宗祠内有仙居乡地方老人协会,二楼,老人们搓麻将。一白头老者,居然知道我的名字,说他去北京见了我大哥仁琪。另一位80多岁,知道我父亲,说很小就出门了,算来八十有二了吧。家族中外出落户者甚少,像父亲那样少小离家更少,所以至今还有人保留记忆。

     仙居宗祠1985年扩建,有一扩建办学碑记——南宋末年由闽南安迁入,明正德二年(1507)建宗祠。宣统元年(1909)重建,始办学堂。父亲说过,他儿时在宗祠上学,校长看他好学而家贫,资助到小学毕业。学校进门处即陈氏宗祠,每年正月初二,逢7的男性由家人或本人(7.14.21岁等)办酒席,请亲友到宗祠吃饭。415日,龙船赛日,仙居龙船为当地之首,从仙居开船,锣鼓响后,其他地方才能动船。庙会、武术,热闹得不得了。

     仁杰领我由学校出门,沿石板街走到村子边缘,一路只有几个小铺面,卖日杂用品,连开水也供应,一个理发店。石板街人迹稀少,两边多关门,隐约听见织机声。一位圆规式的女人知道我是谁后,相互问话,都没听懂。看到几处四层楼,均近两年建。村里许多人迁居全国首个农民城-龙港或钱库,未迁的许多人也外出打工,到处寂静,仿佛无人。仁杰的哥哥仁斌(已故),其子在家做木活,他们在龙港已有18万元的两间房,两个儿子都要搬走。仙居为一姓,沿河分上下陈,现有二千多户。

    4.19夜,住堂兄仁汤家,儿子明范搞推销多年,因为我的出现,他决意向兰州发展。(附言:明范,八十年代初多次到兰州,让我帮他找需要塑料制品之类的生意,我也帮他找到卫生厅、教委,然后由他自己去推销。几十年后,他在龙港有一间四层楼房,办了个小企业。2020.10.13)中午餐桌,鱼片、小螃蟹、虾、螺等,没有炒菜。仁汤是仁杰的堂弟,很憨厚的样子,永远挂着笑,白天仁汤下田,仁杰说现在完全靠务农维生的人越来越少,田地随便弃置,但如不种,一年仍须承担所有的义务,许多人免费让有能力的人或外来人种,只要按规定交售就行了。可是,这样的人并不好找。农村老屋也渐空置,户主搬迁,多为二层木房,七八千元就卖。现在务农收入远远赶不上外面打工或做生意,如此农村经济的未来堪忧。

    仁汤还有更大作为,他是宗祠礼佛的领头人,家中几乎未见书籍,说到阿弥陀佛,他却变戏法地抬出一大堆佛教读物,笑吟吟地走到我面前。他说明天就有法事,希望我去看看。让我想到仙居老人协会所见,除了打麻将,便是上香拜佛,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否越来越单调了呢?

    晚,第一次亲见家谱——陈氏族谱,木板印刷,封皮浅黄,左上有竖形黑框红底,框内是陈氏族谱四字。修谱时间——万历11年、康熙3年、乾隆9年、道光10年、同治8年、民国元年、27年、新中国1962年、1977年、1988年。任何一部家谱,追溯本家宗族来路,都明显有意识地将的前世拉扯到越远越好,结果所有的祖先无不归结于上古传说的圣人,然后由此拉扯出无数后代。通常都有想象不到的遥远的先祖,证明着各自来路之悠远。翻开族谱,才知我的祖居地更具体的应该是苍南仙居前岸十三亩。我住在堂兄仁汤家,木结构二层屋,最感突出的是用灯,全是一百瓦,照得通明。晚饭后,堂哥小心翼翼捧出家谱,一部十年浩劫都未能毁掉的家族史,我亦虔诚地迎接于手。于是,终于有机会第一次将捧在手,第一次看我从哪里来

     我的第一印象,家谱、族谱最大的特点是各就各位、人人平等,依序排列,谱系是确立你位置的唯一标准。不论你走到哪个天涯海角,不论你衣锦还乡还是穷愁潦倒、声名显赫抑或默默无闻,更不论你高寿几何还是不幸夭折......只要来过人世,你就在家族序列中占有一席之地。族谱意味着乡土中国到处有芸芸众生为自己大喊大叫,结果就是出现数不胜数的家谱或族谱、宗谱记载的民间史或者草根史。从第一次见面的堂哥之手接过《陈氏宗谱》,忽然感到一种异样的、与所有陌生的家族成员的亲近感。家谱、宗谱等传统文化的典型材料,曾经统统当作四旧消灭的旧文化,却不仅被苍生中的有心人完好保存且不断发扬光大

    翻开这本并不厚重的《陈氏宗谱》,自己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上面按辈分清楚地记载着父母和我们兄弟四人各家所有人的名字、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这些显然是父亲过去提供的材料,此刻才知道这个宗族的所有人,你和你的家人的基本情况,那一切都必定融入家族的历史

   (注)1992年在仁汤家看见的一本无法带走。我退休(2002)后,仁杰曾邀参加新版修订,因种种原因未能赴约。2003年夏父亲在京去世,我们将阿爸的全部情况再次发给《陈氏族谱》编辑,同时将我们兄弟本人和各家最新情况一并书面寄去。芸芸众生,家谱是普通人对自己最有心、最有作为的关怀,过去的家谱仅仅记载姓名、谱系、家庭成员、 生与死期,目的只在记住家族有过这样的一个人而已。2001年后的新版族谱,则附加本家族个人业绩,各自对国家、社会做过的突出的有益的实绩。传统的家谱、族谱与时俱进,从中可以看到族谱中现代人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仁杰写信要我为新的戏台和祠堂写对联,我寄去——  

        为老家戏台拟对联两幅

       览世俗万相喜怒哀乐眼底风云入戏场

       品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头上弦歌问知音

       天地间好日子须在太平盛世

       戏台上真功夫就演百姓生活

        为祠堂给我大哥的一厅门联

        书生从戎根落京华不自私不自利唯默默奉献

        科学创业魂移神舟只为国只为民凭耿耿丹心

看家谱想到的之一

    陈氏宗谱1998年即距上一次10年后增修,这次明志要我将这二十年间我家需要补充的写给。看来他正继承父亲仁杰(2017年去世)的遗志,继续延续八百多年(从明代开始)的家族史。看已有的家谱,都是一种面目:一家人的名字、出生年月日、死亡时间,配某女,生子几人(过去没有记载生女),在家还是迁出,当过官或者中举、贡生。进士是否入仕,回乡得否皇上的匾额。家谱没有其人的主要阅历。但过去的人,绝多为农民,似乎没有什么可入谱。

    家有谱可知陈始祖千一公,自北宋徽宗年间,由闽泉赤岸迁至,已八百余年。如今,浙江苍南仙居仍枝叶茂盛。据仁杰讲,我们属于仙居十三亩。他说你爷爷共4兄弟1姐,仁杰是老二的长子,他也有4子。仁汤系老大(或者老三)的长子,有两个儿子,其一叫明范,九十年代前期经常来兰州找我们帮忙推销塑料制品;还有一姓黄,系父亲姐姐的儿子,也是干明范同样的业务。那时整个温州的人似乎都在跑业务,发展起印刷业、制造业。

    修谱一般以10-15年为宜,五世一提,九世再提。排行是从第9世开始的,而家谱从第13代才有具体内容。排序为——世君元允士,丙京济经云,彰尔鸿天国,永景、乐承、瑞仲、平忠、泰茂,仁庆、民义乃、得礼启、其智光、昌信祥,友于称大舜,星聚纪高贤。共排列出第一批共35世。父亲为泰字辈,属28世(1910-2003),有4子,我和其他3兄弟为29世。

    值得提到的是,13世才有文字记载: 5代中有进士5——2人未任,一人未仕而亡。另2人,分别出仕兴化经历、安邦文林郎;青州教授。举人1人,梧州府奉政大夫、中宪大夫。贡生3人,有2人未任,1人任青州安丘儒学教谕、广西罗州府教谕。上面出仕者共获3块皇帝匾额为——百岁恩荣、百里荣封、诚瞻廉政。最高寿者为十四世的丙锡106岁(1431--1536)景泰年间进士,获百岁恩荣匾。一生经历明代8朝,去世时为嘉靖15年。计算——1403--1571年间男性5代为26人。在5代间,仅2人外迁。 

看家谱想到的之二

    仙居是怎么来的?

    家谱开篇第一人即十三世士域(1403--1473),明永乐年间进士出身,未外任,称之为有援地之才,能人之所不能,为人之所不为。常叹:不愿金味但愿诗书香公。家附近有石以伸其上,便覆土为基,构巨厦,改竹园及其他异性地名为仙居。

    在十三世前没有任何记载,后来的记载都没有每个人的经济来源、从事的劳作。因此这位命名仙居的先祖,是如何有力量完全其基业的不得而知,这是所有家谱的通病。但有一例外,十六世济川(1492明弘治—1555嘉靖),进士出身,有祀田一段、祖基地一片。收租,由两子平分。

    十三亩的来历——十三亩之祖,即20世:1606年生,万历丙午卒。未写十三亩的来历。在其前的十八世,彦生(1536嘉靖年间—1643崇祯年间)应该是全家族长寿的第2名,活了105岁。进士,入楚州府教谕,后被推荐入京教读太子。退休后,钦赐坊额曰:国傅。因为高寿,建坊曰人瑞。

     19924月,仁杰夫妇从钱库领我坐船去儒家岙(ao)祖坟,坟山临公路,山青向阳,奇怪的是,所谓坟,并没有碑记,只是有绿色的土堆而已。但有特点,这些坟分上中下几层,在不同的坡地,上下紧挨着,每一层平行有几个穴洞,是直接将棺材送进去的。已经有棺材的仅仅用几块砖将洞口封住,也无特别标注内为何人。空穴的洞口放的砖可以取开,以便使用。仁杰说如果你父亲愿意回来,我给叔叔留了空穴,位置在他们之上,以区分辈分。在叔叔上面就是祖父辈了。这种提前按辈分按人挖好的洞穴,分上中下和上又上的极其简单的墓葬法,与当地许多地方大建陵园有天壤之别!没有任何人为的表现,后辈也很难记住里面都是谁?!

     而我母亲骨灰撒进黄河,父亲遗体捐献,更是苍南人墓葬观的一个极端例子。仁杰笑指他日后的位置,果然在他一辈的一排墓特定位置有一空穴,他还将门砖抽出看了看。

     2017年,堂兄、二哥仁杰仙逝,不知道是否进了早已属于他的天堂?

     人,就这么简单!

看家谱想到的之三

     家谱对每家生育虽不过几字,如生1子,但相当时间未见记载女子,在24世中的永潘(1730雍正年间生)的几行字里,第一次出现生1女。另外还出现两种现象:121世(1645顺治——1716康熙年间),前后有两妻,都没有丈夫活得久。第一次提收养1子;2、还有24世的永儒死后,妻改嫁,过继1子。22世的天亮,生6子,为生育之最。

    5代出现进士、举人、贡生共9人。后5——2125世,仅出现例授国学生绍兴府衔、国学生、太学生各1人。后5代共101人(其中养子1人,有女子24人,改嫁1人)。十三亩之祖尔威的长子生5子,550人。命短者为20岁,其余为34--95岁(1人)。

看家谱想到的之四

    25--29世,渐渐与我三代有关了,具体应该与27-28代有了直接联系。27代也就是我的太爷辈,据父亲晚年写的回忆说:我有兄妹6人,哥哥2人、姐姐3人,我是老六。母亲生我后不久撒手归天,姐姐都早已出嫁,二哥给人当长工。父亲常年腿病,全靠大哥大嫂维持生计。租来几亩田,交租后,不够全家口粮。父亲上山挑些署丝干,以补不足。大哥还可干木工活打家具,赚点钱。为了减轻负担,经小学陈味腊老师介绍我到温州世界书局当学徒,月规钱7角包吃住。从此,父亲开始书局生涯,解放后进入新华书店直到退休。

    父亲属于陈氏家族第28代,他的父亲即我爷爷辈27代其出生年月已跨朝代,即由清同治到民国,这是27世的特点。28代的3子分别为——泰昶(1897-1946)有5子即仁栈(1岁即逝,冥配一个4岁女孩。这是家谱中第一次出现冥婚。)、仁宾(1921-1989)、仁杰(1928-2017)有4子;仁嘉(1933—有女2);仁访(1940—)有1子,国际外语毕业研究生;有女3。父亲说大嫂对他最好,1971年老两口第一次重返故乡,与大嫂见了一面。大嫂去世于1984年,与丈夫同年生,后来比她丈夫多活38年。大哥的一个女儿嫁到西浦口黄家,八十年代黄家后代一人搞推销还到兰州找过我,。

    泰料(1901光绪辛丑--1938)有子2:其中一个仁汤(法名则利1930——已去世)一直待在十三亩农村,是少有坚持农作的人,陈氏家谱就是由他保管。

    泰春(1908--2003)字宁亭(后改庭),即我的父亲陈宁庭。应该说,陈氏家族直到第28代,从我父亲开始才真正有人离乡背井,到城市、乡镇生活,彻底脱离务农。特别是仁杰的两个弟弟,都在杭州,一个出任政府办公室主任,其2女都在美国留学、定居。一个为某小学校长。也就是说从29世,老家有了出国留学定居者。

    1403--1999年(13—29世),共596年间,男性大致有172人,平均3.51人。高龄者106岁、105岁、95岁各1人,我父亲94岁为第4名长寿者。       

                                              

 
热门·推荐    
去年审查调查县处级及以上一把手5836人
去年审查调查县处级及以上
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
· 去年审查调查县处级及以上一把手5836人
· 用无罪推理“拽回14条人命”的法学教授
· 6省公布中央生态督察“回头看”整改进展
·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10年 4000万农村娃
· 揭开低保被取消后仍享受补助之谜
·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原院长秦国杰被“双开
点击·排行    
山西柳林县龙门会全体村民举报村支部书记贪
民警放款1千万给人大代表 为讨债将其非法
多地整治“老赖”有奇招 未来微信能标注失
一份荒唐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墙上涂鸦也能做公益
北京:地铁谩骂女子当事人被警方连夜抓获
女生扶老人事件再发酵 疑问:认定书未写明
习近平今赴英访问 两国企业将有大手笔合作
习近平向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责任重大使命光
业内人士称中国柴油汽车排放造假远超德国大
热门·图文    
民警放款1千万给人大代表 为讨
多地整治“老赖”有奇招 未来微
墙上涂鸦也能做公益
女生扶老人事件再发酵 疑问:认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人员查询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2 大江法律服务网 WWW.FLFWW14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djflfw148@126.com 法律顾问 张福源
    法律服务网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No part may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permitti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