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是这么任性”,这大概是时下最热门的网络用语了,“年轻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微商就是任性”......随着任性体的流行,一时之间,各种任性风靡网络,席卷各地,甚至比之前的流行词“给力”人气还要高。
把“任性”一词放在诸多语句中,便能让人感到那种我行我素、肆意妄为的张扬与轻浮,甚至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嚣张跋扈,人们似乎在享受那种得意轻狂的感觉。
对于“任性”一词的流行,折射出来的是当下社会生态和人们复杂的心理。“任性”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听凭秉性行事,放纵不约束自己。”这一词的流行与当下一些人日益增强的自我主义和希望彰显个性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是自我主义价值取向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工作竞争十分激烈,不少人找不到自我存在感,当忽然发觉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谓的“优势”,那不“显摆”一下就对不起自己,就浪费了资源,“任性”一词正好迎合了这样的“浮躁”心态。任性一把,对于释放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或许有帮助,能让人找到自我放纵的奇妙心理快感,若仅把这一词拿来说事,或许并不是坏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发展不能那么任性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权不能任性”。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衣食父母官,履行着一方之责,更是不能任性。“任性”倡导的是自我主义,就意味着党员干部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子来,我行我素,不遵守制度禁令和条例纪律。党员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我有一定的执法权力,如果任性起来,自以为是,不按法律制度办事,甚至自认为“我就是规章”,只会违法乱纪,更别提为民服务。若任性蔓延,甚至成为党员干部津津乐道、引以为荣的谈资,那渲染的就是一种散漫作风、自由主义,会对养成不良习气、突破纪律底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传递的就是一种“负能量”。
笔者认为,作为党员干部,千万不要把“任性”当成一种荣耀,在工作生活中能多一些定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谦逊,少一些张扬;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妄为,踏踏实实、老老实实、诚诚实实在自己本职工作中无私奉献,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作者:赵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