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8日电(记者张丽娜)11月8日是第13个中国记者节。在信息传播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新闻工作者职责愈发重大,也被社会各界寄予更多期待。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信息传播与接受环境发生着很大变化。各类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使新闻工作者能够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获取报道线索和素材。利用新媒体拓展报道空间,已成为新时期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一项技能。但是,过度依赖网络信息,会弱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看家本领”,损害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权威性。
当今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时期。利益多元带来了诉求多样,继而导致舆论场中的信息日趋纷繁复杂。一个事件发生,往往说法多种多样。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哪种价值判断正确,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判断又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怎样在与受众交流互动中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些都是每一个记者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篇准确公正、理性深入的新闻作品,可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发挥造福国家和人民的重要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高度敬业的职业责任感深入挖掘事件真相,洞察事件发展进程,预见事件未来走向,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代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形势下党对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作出的重要部署,需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无论工作环境如何变化,永远不变的是新闻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品格,是造福人民、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职业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