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媒体公布了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在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其间多次提到民生,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地做好民生工作;不仅如此,报告中大话、官话、套话、没有味道的原则话少了,关于民生的真话、实话、有用话、解决问题的话却多了,让人耳目一新。(2月6日《湖南日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事关政权兴亡,影响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否。正是着眼于此,湖南连续9年为民办实事,5年完成15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群众利益的深情牵挂。而细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短短18000余字的报告与附件中,“民生”二字竟出现8次,“人民”二字出现27次,且通篇都洋溢着浓浓的民生情怀,2013年继续推出的21件民生实事更是件件都与老百姓贴心,令人欣慰。
其实,政府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因素,就是看老百姓的腰包是否鼓了起来。过去的几年里,湖南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从而使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达到2.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8%,达到7440元。腰包鼓了,心气顺了,民众自然喜笑颜开。然省委、省政府目标却不仅仅如此,在报告中还提出今年要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到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全国”,更是将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改善民生要真情实意,更要真金白银。这是因为,改善民生是个“系统活”,光有信心斗志,没有资金投入,也很难取得效果。5年来,湖南勒紧腰带,集中财力实施系列民生工程,财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9246.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4.7%,民生和生态投资达到了2007年的3.9倍。就在刚刚开局的2013年,湖南还提出要在民生工程上“力争投入达到1000亿元”,言语铿锵,听者闻之动容。就这样,湖南用“真金白银”将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落到了实处。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不仅涉及到一个人的生计问题,还影响到一个人是否可以有尊严地活着”。湖南是个人口大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就业问题足以影响民生发展和社会稳定。更何况,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湖南影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人群的就业难问题已经甚为突出。有鉴于此,徐守盛在报告中提出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就业惠民;2013年更是要千方百计“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真可谓三湘百姓的“大福音”!
实际上,无论是人民富裕,还是民生投入,亦或是就业创业,很大程度上都系于政府工作作风的改善。在此之前,从“检评考核”受到严控,到“文山会海”大为瘦身,再到“庆典排场”悄然谢幕,湖南就曾打出了一套作风转变“组合拳”。而今在意义重大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徐守盛再提转变工作作风,强调真抓实干,谋好政府应谋的事,干好政府应干的事,管好政府应管的事,切切实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心里暖暖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百姓看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桩桩件件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热闹,更不是列概念、喊口号就能实现。如今,湖南《政府工作报告》掀起的这般“民生style”,无疑就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民生”概念的最好诠释。以此为契机,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务实低调、真抓实干,必能化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湖南的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杨 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