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沂蒙民俗与风情,不能不说曾一度称作“铁脚”和“革命鞋”的“老铲鞋”。其实不只是沂蒙,山东黄河以南中西部地区都有这种鞋。
铲鞋本来就是山鞋,是山区人爬山干活穿用的,不知何原因,当地人却远远地避开这个“山”字,而叫它“浅鞋”,若强行找理由,那可能就是居高不说高,人穷不服穷的刚性;以及这鞋比所有的鞋帮子窄而浅,穿在脚上,只勉强能盖住五个脚趾头,脚面大部都露在外面。“铲鞋”的名字是社会上统称的,缘由同样不明,也许是说它象犁地的铲那样锋利结实,踢石头都不怕。后来又加上了个“老”字,不用说是古老、粗壮又亲切。
铲鞋的形状及制做方法与普通鞋不同,鞋底前面不是圆弧形,而是延长出来一个三角形,制做时将其卷上来,与现在的一种登山旅游鞋相仿,说不定旅游鞋是受铲鞋启发而设计的,两片纳的密密麻麻线扒的鞋帮缝接到三角形的两个边上,在这三个角的汇集处,缝上一个如烟蒂大小的小橛橛儿,象扒子一样扒在一起,防止此处撕裂,而且既装饰又好看。此鞋的历史无从查考,但它的产生很明显:一是需要,山区人天天劳作于山上,遍地是石头,磨损、磕碰厉害,普通布鞋是受不住的;二是绱鞋容易,农妇们都知道,做鞋最难的就是绱鞋的前脸子那一小部分,先要从外面用针锥将鞋帮和鞋底连接处扎上个洞,再将带麻线的针从洞眼儿里穿进穿出,才算缝一个扒脚,可每穿一个洞,都需对着天空,找到发亮的洞眼儿,再用两个手指夹着针伸到前脸窟窿里仔细地穿,往往几次才能穿成功一次,绱鞋的功夫都说能跟上做一双鞋其他的所有活落,而铲鞋前脸子可省去绱鞋,算得上是一举两得。
过去山区人穿鞋,全靠农妇们自己做,谁有了铲鞋,才觉得自己真正有了一双脚,因为只有穿着铲鞋,才能自如地爬山越岭,干任何农活,不怕硌、扎,不怕割、刮,耐磨、撑穿,有的一做好,就先去找修鞋的给钉上前后铁掌,还有的再配上一付“鞋绊子”,即用皮条割个口穿上绳将鞋绊在脚脖上,就象鞋长在了脚上,牢固得万无一失,“铁脚”或“铁鞋”,可能由此得名,自然也是借用“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名句,所以,过去山区的人,甭管大人小孩,尤其放牛、羊的人,都有一双老铲鞋,觉得心里这才踏实。
战争年代,山区人民支援部队的鞋,同样缘于结实和易做做得快,也大多数是做的铲鞋,外籍的战士第一次穿上这种鞋,感到新鲜、好奇,曾赋予了一些有趣的名字,如什么“勾子鞋”、“三角鞋”等。1947年战略需要,部队打到苏北,又转回山东,有人不理解,曾流传着“反攻反攻,反到山东,高粱煎饼,卷着大葱,穿着铲鞋,带着准星”的口谣,是说的铲鞋上的那个小橛橛儿,就象步枪上瞄准的“准星”一样,非常形象,但最多的称呼,还是叫“革命鞋”。(宋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