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报》网“副刊”上有一篇散文《鸡毛信》,一开头先说:“知道鸡毛信,是从电影里面看到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国民党普遍使用鸡毛信,以致于鸡毛信泛滥,后来发展到个人琐事都使用鸡毛信了。”然后说的是玩“鸡毛信”游戏的事,即误认为“鸡毛信”就是小纸条,看如何藏匿让人找不到。
因为“鸡毛信”,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放映的一部电影《鸡毛信》那里得来的,是放羊的儿童小海娃,将当村干部的爸爸交给他的一封插鸡毛的信送给八路军张连长,路上遇到鬼子,他机智地把信藏在绵羊尾巴底下,又与汉奸鬼子巧妙周旋的故事,所以虽然流传了下来,但具体真实的含义与情节却大都不知道,故而有些讹传。我当儿童团站岗放哨时曾送过“鸡毛信”,知其大略情况,愿作解释。
“鸡毛信”有两种,一种是信封上插一根鸡毛,一种是将鸡毛用火柴烧焦后插在信封上。前者是图“鸡毛”二字的谐音“急忙”,即很紧急;后者又加上了“火簇(烧)”二字,谐音即“急忙火促”,即特别紧急的意思。抗日时期,八路军和鬼子打游击战,传递情报主要靠“鸡毛信”。因为村村大路上都有儿童团员站岗放哨,信封上写上送达地点,有的也写上沿途的村名,这样由这村送那村,一站站地很快就能送到目的地。因为是“鸡毛信”,村里干部和群众组织早都作了交代,谁都知道信件紧急,一般都要跑步传送,而且,不论遇到什么艰难和危险情况,宁肯牺牲也要完成任务。海娃送“鸡毛信”的故事,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山东临沂 宋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