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去盐湖区金井乡南扶村办事,在村委会前的大道上遇见一位老人柱着一个带小椅子的拐杖艰难地向前挪动着,挪动着……几个俊男靓女急忙赶过来搀扶,他却笑着说:“不要,不要,让我慢慢来,谢谢你们!”
我问:“这是谁?”
旁边人说:““他是我们村的老支书!”“他是一个为群众利益而不要命的人!”“他干的时候,奖旗、奖状挂满了会议室。”“1982年,他不幸遭遇车祸,颈椎骨折,神经损坏,这才不得不于1984年离职至今。”
一个卸任28年的老支部书记,现在还被群众时刻惦记着,甚至达到了“念念不忘”的程度;原来在南扶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也常回来看他,给他照相,和他合影……
这都说明:他已经深深地种在了老百姓的心中!
他叫赵耀荣,生于1935年,金井乡南扶村人。自幼丧父,母亲以纺织卖布所得将他拉扯大,母子相依为命,苦中度日。成年后,越耀荣跟着叔父磨面蒸馍,苦头又好,才使家里生活渐渐有了改善。他1952年入团,1958年入党。历任南扶乡团组织委员、团总支书记、金井乡信用社业务员、南扶村委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金井乡副乡长、公社党委委员。
赵耀荣在任期间,一直听党话,跟党走,时刻不忘带领群众奔富路。那时,土改不久,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农民这才觉得“身单力薄”,影响收成。他便号召村民采取“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力”的原则共同劳动。之后,又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在南扶村把农民组织起来,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将私有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统一经营、使用,统一组织集体劳动,社员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取得劳动报酬。继而,又创办高级社,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
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迅速提升粮棉产量。南扶十年九旱,村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亩产才几十斤。赵耀荣和班子一起,分析研究,认为原因主要是缺水。这便遵照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教导,带领群众打深井。他先在村里第五队搞先期试验,成功后,就在全村八个小队全面开花,每队两眼,共16眼,一下子使5000亩耕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后来,地县两级大搞引黄工程,赵耀荣又亲率农民积极配合。南扶村自然条件复杂,四周沟多、沟深、跨度大;土岭也不少,需要“垫低挖高”;南边地势低,需要建四华里支渠,实行“自灌”;北边地势高,需要建两华里土霸,实施“低水高调”;还要建提水站,安装管道,赵耀荣便和班子成员一起,实行包干到队、到片,顺利完成了引黄工程南扶配套项目,终使全村8500亩地实现了水利化,粮棉产量也大幅度提升。
赵耀荣很早就认识到:单抓粮棉生产是很难发展经济的,必须“以粮为主,多种经营”。他就把这种思想摆在支委会上讨论,讨论中又加进了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的理论;然后,又让小队讨论,最后扩大到全村群众,经集思广益,村“两委”决定,从各小队调整互换土地,由大队负责建立了100亩苹果园、20亩苗圃、50亩多品种经营田,还创建了一座“综合性加工厂”。直到现在人们还记着那个加工厂,说:“那时的加工厂确实是群众的左右手,什么铁匠,木匠,翻沙、车床、油坊、磨坊、粉坊等,一应俱全,要啥有啥,群众不出村,就可以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但为村里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还为集体积累了资金,创造了财富!”
赵耀荣在积极带领农民发展生产的同时,还不忘解决“民生”难题。当时,村里木料很缺,解决不了房屋修缮等问题.。他便通过“两委”研究,派企业干部杨顺成等人去东北采购木料。木料一回来,他就给八个小队修建馬房、仓库100多间,为学校修缮房屋10余间,新建教室25间,又通过翻新舞台,扩建卷棚,给村里生产和文化基础设施增彩不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解决群众的吃水难题。那是1971年,卫生部门发现南扶村人畜吃水含氟量很高,对人体有严重危害,赵耀荣便和“两委”研究决定,在村里建造了一座“国标”水塔,并在四条大巷、16条小巷,挖壕埋管,把无氟的甘甜水送到了家家户户,彻底摆脱了“吃水靠拉、水比油贵”的年代。
如今越耀荣已经78岁,仍得村民爱戴。我想,一个人得到一时赞扬是容易的,但一辈子受人赞扬就难了。赵耀荣之所以能够让村民一辈子铭刻在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能扑下身子,一个心眼为群众,任何时候都不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