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改革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
发布日期:2013-4-18 查看次数:2598 来源:网络 作者:
|
当前,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呼声此起彼伏,这也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针对社会上的普遍质疑,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改革不能做成“夹生饭”,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在一个总体的改革框架下来进行。其中包括机构分类、人事制度、工资分配、财政保障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
应该说,此番表态体现了社保改革必须注重“顶层设计”的政策含义。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是在覆盖面上,还是在保障水平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上,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投入,保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比如2005年-2012年,我国连续8年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今年国家决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去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
尽管如此,企业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之间依然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就必须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一样吗?换句话说,公务员比企业单位高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就肯定不合理吗?
问题远非普通民众想象的那样简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其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事实上,国外大多数国家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与企业雇员相比要优厚一些,其目的就是为稳定公务员队伍,降低公务员流失率,进而保证国家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实施。具体优待办法包括为公务员建立特殊的退休津贴,为公务员制定高于企业雇员水平的养老金替代率等等。比如在英国、德国等国家,都制定有专门的公务员养老保险法案。美国的联邦公务员养老金收入也要大幅领先于普通工人养老金收入,前者养老保险金是后者的2倍多。
由此可见,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但为何该项制度在中国饱受普通民众的诟病,背后的原因确实是耐人寻味。究其根本,还在于中国政府机关的职能“错位”和“越位”现象严重,由于事权多且高度集中,政府的触角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分,导致政府机构冗员泛滥,人浮于事现象普遍。据测算,中国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里“吃皇粮”的人员高达4000万人之多。除了国家规定的保障水平比企业人员要高外,机关事业单位的各项福利水平也远远高于企业单位,再加上各种腐败现象频发,这些都是加深民众对养老保险“双轨制”反感情绪的诱因。
因此,中国养老保险的改革重心,其实不应该放在消除“双轨制”上面,而是应该放在加快政府职能的改革上面,尽量减少政府机关的事权,进而裁撤冗员,大大缩小享受较高福利保障的人员队伍。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公务员队伍的效率和稳定,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缩小享受较高保障的人员数量,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普通民众的保障上面去,从而缩小社会保障的差距。 |
|
|
|
|
热门·推荐 |
|
|
|
|
|
点击·排行 |
|
|
|
|
|
热门·图文 |
|
|
|
|
|
投票·调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