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曾经风靡一时的黑白电视机几乎不复存在,42寸、46寸,甚至更大的的液晶挂式彩电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可是,运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状况却鲜为人知。
运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可以追朔到1939年。
那年,侵华日寇在运城设立了一个“放送局”,办有一座军管500W华语无线广播电台。日军投降时,保存下1部50W扩音机、话筒、喇叭和一台高级收音机。1945年10月,阎锡山派贾风魁来运城挂起“运城广播电台”的牌子,但有名无实。1946年3月,国民党中央派刘士烈来运城任电台台长,在电台门口安装了一只“越野”喇叭,利用那部50W扩音机,开始了运城广播电台的发射工作。仅如此而已,还是为国民党统治者服务的。
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广播事业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那是1950年,条件比较好的运城镇在全区建起了第一个有线广播站, 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外,也播发几条运城新闻。随之,各县县委和县政府(或文化馆)也建立了广播收音站,设备非常简陋,每天只是由收音员负责记录广播新闻,送领导传阅。
“一·五”时期,临猗、新绛、万荣、永济、芮城、垣曲、夏县、绛县有线广播站相继建立,职工88人,扩大机16部,录音机14部,主要靠电话线路转播上级电台节目。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我区广播事业进入较快发展期。平陆、河津、稷山也先后建立了有线广播站,全区职工总数达263人,设备增至扩大机81部,录音机71部,架设县至公社广播专线2060线公里,架设793个大队广播专线2152线公里,广播喇叭数发展到99300只。
1970年夏,运城地区广播管理站成立。1971年,地区在万荣介山庙建起一座1KW功率的电视转播台。次年,又进行了以“网路建设标准化,用户设备规格化”的整网工作,使全区农村广播收听组发展到4675个,通讯组2367个,业余维护组2740个。1974年,运城(现盐湖区)、新绛又各建起1座50K功率的电视差转台。全区已有电视机1728部,其中机关、厂矿、团体1367部,公社199部,大队162部。
1975年,原地区广播管理站更名为运城地区广播电视局,编制40人。全区从业人员达289人(不包括公社广播放大站的435人)。拥有扩大机258部(150W至1200W),录音机136部,收转机40部,发电机51部。广播放大站也发展到200个,架通县至公社广播专线3558线公里、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9801线公里、生产队广播专线23708线公里,发展喇叭数达644358只,其中入农户喇叭617064只,普及率达97.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我区广播电视事业亦进入发展辉煌期:各县普遍建立广播事业局,进而又改为广播电视局或广电发展中心;农村有线广播网全面达到“两化”标准;垣曲、芮城又新建两座中波转播台,安邑中波台又增设了转播中央一套节目的10KW发射机;全区电视差转台发展到57座;在此形势下,运城地区广播电视局和运城地区电视台宣告成立;节目也由100%转播发展到有了自办节目,且时长占60%;人员、机构大幅增加。发展到2010文化体制改革时,全市已有电视台13座、广播电台3座,《山西广播电视报·运城版》一份、运城视听网一个。其中自办电视栏目75个、自办广播栏目25个。从业人员由“一·五”时期的88人增加到了2268人,是原来的25.77倍。仅市局(台)就有645人,集管理、采编、制作、播控、发射、传输等广电业务于一体,覆盖全市城市与农村。
文化体制改革后,我市广播电视事业更加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如日中天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