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高考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放飞梦想的开始。但对于一些农村考生,却意味着要做出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放弃"。
早在200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为750万人,84万人没有报名,也就是说84万高中生放弃了高考。而在今年,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预计在900多万人。放弃高考的考生人数也可能以数十万计。
寒窗苦读十余年的他们,为什么放弃高考?昨天晚上,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栏目采访到了一位高三学生冯苏飞。冯苏飞是安徽歙县北岸中学的高三学生,今年的高中毕业会考后,小冯就离开了校园,跟随父母到江苏打工。
记者:你今年高三为什么放弃高考?
冯苏飞:主要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还跟不上大家的步伐,我觉得参加高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就算去上大学了,只能给家里借钱,所以就决定高三就不读了,出来打工赚点钱。现在学一门手艺比在大学里混日子会好一点,而且赚点钱自己也可以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部分地区弃高考农村学生占比超30%
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在现实面前,越来越多的像冯苏飞一样的孩子,选择走上一条更加"经济"的道路。在有些地区,放弃高考的农村的学生甚至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比例。
孔老师,是福建省福清市三山中学的一位高中老师。他介绍说,他教授的很多学生都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出去打工、放弃高考。
孔老师:因为我们是一所乡下的普通中学,我们的生源素质应该说起点比较低,他们在升学上想考个二本很难,这样他们就比较现实,家长也支持他们早点走上社会。这种现象,我们老师起先都动员学生要参加高考,现在我们也觉得可以理解他们的选择。
记者:就是老师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
孔老师:不得不转变,因为占得比例还比较大,百分之三、四十左右,有时还更多,甚至有时他们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就是冲着一张高中毕业证书而来的。
家长:考上大学以后可能还没有打工挣钱多
安徽歙县北岸中学的王卫民校长也证实说,放弃高考的农村学生在逐年上升。
王卫民:近三年来,我校放弃高考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去年和前年差不多占10%,今年也上升到12%点多。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我们学生和家长对就业观、职业观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学生和家长更具有现实性,不把高考作为唯一一条就业的道路。
上了大学也前途渺茫,这是摆在许多农村考生和家长面前的现实问题。一位来自河南的学生家长在接受央广夜新闻节目采访时,说出了放弃高考背后的考虑。
记者:为什么不想让他考?
家长:学习不好,他几个堂兄弟都出去打工了,我看着不错。考走了,考上大学,在外面还没有学了技术打工挣钱多。
记者:你的意思是现在出去学个技术打工可能挣钱多一些,将来上了大学也未必能够找到工作或者能够找到一个挣钱多的工作是吗?
家长:像俺农村人肯定找不着啥工作。
记者:现在出去打工就很好找工作吗?
家长:高中毕业了,学技术的,小女孩有纺织的,男孩有盖建筑的。
记者:到厂里面去学技术,女孩子去做纺织或者是做建筑是吗?
家长:是。
记者:孩子也愿意吗?
家长:他也没啥,他也不大想上。
专家:大学已不再具备改变命运的影响力
这位家长的观点或许反映了多数"放弃者"的心声。而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让孩子高中毕业直接进入社会,恰恰说明我们的大学已经不再具备改变命运的影响力。
储朝晖:放弃高考,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实际上它背后有一个根字,就是在他的家庭和考生本人认为所能上的大学不能改变他的命运。而进三本院校,一个学生每年要交的学费在1万-3万之间,这些学校在生活保障或者其它的保障方面又比重点大学差很多,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就认为进重点大学的校价要远远高于进三本大学的校价,这样一来他们就选择不上,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关键还是要提高我们大学的质量。让我们三本的学校本身对孩子的改变生命,改变生活能够有更大的效用。
实际上,放弃对于绝大多数农村考生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语文、数学等多门课程还是同一位老师教授,有的孩子几乎没有接触过英语课,还有的几乎没有亲手做化学、物理实验的机会。而在另一边,占据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却享受着相对较低的分数线。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相对不均,区域发展相对不均衡,这样的背景下,又如何改善农村学子难上大学的现状呢?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李强院长作出分析。
李强:一个就是,我们目前这种区域差异性是非常大的,我们东西的差异、南北差异等等这些东西,从国家的政策来看,资源调配上来看,使得高等教育水平有一个相对平衡的发展,目前发展不平衡。第二就是说,其实就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看,对高等教育的人才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为什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呢?那就肯定证明你培养这个人才不是那些产业新星所需求的,所谓专业设置,大学教育自身反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