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河南夏粮总产实现“十一连增”。在丰收喜悦中,却传来“不和谐音”:河南方城小麦减产约2亿斤,曝出县农业局及关联合作社违规推广“黑种子”,造成农民严重歉收,欲哭无泪。 黑种坑农,一个穗只结两粒麦,推广种了14乡镇
一手麦粒金黄饱满,那是去年留下的口粮;一手麦粒干瘪泛黑,这是今夏打的新麦。种毁一季粮食,河南省方城县清河乡赵庄村民兰林松哭天不应,投诉无门。他只知道,自家种6亩麦是“上面推广的种子”——新麦26,相比邻地,减产近七成。麦穗少的有2粒籽,多的则10来粒。而正常麦穗粒数在30到40之间。一年苦累成空,接下来全家吃饭都发愁。
方城县独树镇张寨黄长海今年共种15亩新麦26,其中包别人地种8亩,“没想到都瞎了!”亩产300斤上下。邻地“老品种”,亩产1000斤。按照市价,亩产1000斤赚700多元,亩产300斤亏100多元。
独树镇粮食购销点负责人看到新麦26的麦粒,说这种麦子质量实在太差,麦子黑瘪,打出的面发乌。小麦收购正常价1.12元,这种每斤价格也就几毛钱。张寨村民胡玉成说,不贱卖就得自己吃,等于过灾年,算口粮饿肚皮。
受害农民不在少数,仅张寨村推广的新麦26种子就达1.5万斤,按每亩播种20到25斤算,张寨新麦26播种面积约700亩。而全县14个乡镇种植这一品种。但方城县到底种了多少亩新麦26成了一个谜。当地农业部门曾向媒体披露,“1万多亩新麦26均不同程度减产,减产幅度较大的达30%至50%。”但县农业局副局长刘会合接受本报采访时咬定,该种子仅销售5万多斤,计算播种面积不过2000多亩。不少张寨村民不认可这个数字,仅他们知道的,就不止2000亩。
农业部审定意见明确,新麦26不适宜当地种植,但农业局却开全县大会推广
新麦26是什么种子?查阅农业部第1505号公告,小麦、油菜等57个品种于2010年底审定通过。其中,新麦26 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0007,由新乡市农科院、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特征特性“穗粒数32.3粒、33.3粒”。有专业人士指出,该种子当地1.8元每斤的售价,远低于强筋小麦约2.5元每斤的普遍价格。
如果种子不假,这批“新麦26”应该是经国家审定的品种。但在公告审定意见中却赫然写道,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方城县地处南阳市,被明确排除在适宜范围之外。也就是说,新麦26属于在当地违规推广的“黑种子”,违反了《种子法》第十六条之规定。
翻看2012年南阳市农业局的麦种推广单,并无新麦26。令人吃惊的是,到了方城县的麦种推广单上,新麦26名列其中。咨询河南省多位涉种专业人士,都认为这一做法“很反常、极不慎重”。追问原因时,方城县农业局马姓局长回应,他不知情。
“黑种子”不仅进入推广名单,还进入当地专项会议。2012年8月18日,方城县农业局曾召开全县各乡镇农业中心主任会议,县农业局副局长刘会合在会上安排小麦示范方工作,强调集中连片、品种统一,品种以新麦26为主。此外,他还通过村干部、农综示范方、种粮大户等形式大面积推广。
正是全县范围的“推广”,使灾难扩大。多位村民反映,新麦26是上面动员村干部下力气鼓吹的品种。当时宣传这款种子“肥地产1600多斤,一般地也产1000多斤,并且回购时每斤比正常价高5分钱”。在张寨采访时不少村民表示后悔:“农民咋知品种孬好?还不是上头说啥好咱买啥!谁知道公家还坑人?往后谁还敢信他的话?”
当地归因“天气不好”,该理由农民不能接受,调查发现利益关联
据该县农业局引统计局数字,全县2013年小麦产量由去年的9.36亿斤锐减到7亿多斤,减产约2亿斤。面对明显减产和大量农民上访,方城县农业局于5月底组织专家进行田间测产鉴定,结论将原因归为“天气不好”。这次测产将新麦26与另外两个品种合并进行,结论“三个小麦品种结实粒数均较正常年份有较大幅度减少。直接原因是今年4月18日至20日强降温、降雨雪天气造成。”
这一结论并不为社会接受。受损农民普遍认为,相邻地块不同品种的小麦,都是一样的天气,为啥别的品种打1000斤还多,新麦26只打200、300斤?去年县里小麦实现“十连增”,10年里,大旱、倒春寒、干热风都受过,都没造成减产,今年天气仅出现一次低温,倒成“遭灾”了?
方城位于南阳盆地北部,为粮食主产区,背靠伏牛山,地理位置优越。南阳全市今年夏粮丰收,其中小麦总产75.75亿斤,比上年增加3.94%。河南粮食总产量更稳中有升,实现“十一连增”。何以单独方城的“天灾”造成粮食减产2亿斤之多?
新乡市农科院研究员、新麦26育种专家赵宗武认为,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适宜种植范围,超出审定区域,不仅违反相关规定,更易造成生产事故。
方城县新麦26出自两家农业合作社,一家兆丰,一家东盟,兆丰合作社的负责人薛某正是县农业局副局长刘会合之妻。一位做种子生意的孙姓经理透露,种子公司争取地方推广不是秘密,“有提成”,无利不起早,不难看出存在利益驱动。
村民手中的种子包装袋有两种,其中一种袋上仅有“项目专用”四个字。这些没有标签,与假种无异的“新麦26”是如何流入辖区的?方城县农业局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队长谢彤州称,农业局监管不到,渠道是合作社,他们不知情。另外,合作社真实销售数量,也“超出了他们的执法范围”。目前是按合作社自报数目推算的播种面积。
合作社卖种子,需要在工商部门注册,在农业部门备案,两个部门都负有监管之责,但实际操作中,两个部门都认为合作社属于新生事物,形式隐蔽,他们“无能为力”。“无能为力”导致监管虚设,权力自由发挥。农业合作社经营活动如何监管正成为新的课题。合作社不规范经营管理,投机趋利现象严重,存在违法主体资格认定难、定性难、调查取证难、行政处罚难等现实问题,对违法经营行为缺乏惩戒手段。
调查中,方城县有关方面一再强调,事件是刘会合个人行为,刘会合已被停职,事情“已经了结”了。该县提供的处理结果称, “对两家合作社立案,做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进行经济处罚。”督促两个经营单位做好补偿工作,兆丰合作社“补偿受灾较重农户损失24.7万元,并回收群众种植的新麦26小麦101吨,每吨比市场价高出200元以上。目前,尚没有接到关于对东盟合作社的投诉。”
然而,通过实地走访独树镇、清河乡发现,减产范围之广,仅凭合作社自报数字难以估量。走访村民未得到任何政府承诺的补偿。胡玉成说:“从来没人来统计过,有次村干部通知去卖粮食,每斤1.19元收,比市场价高5分钱。但把麦拉去,人家说不合格,只给1元1斤。很多人辛辛苦苦拉来了,只好狠狠心贱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