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8日电(记者何雨欣)18日,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了2012年决算情况,备受关注的无疑是各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必须看到的是,在逐渐走向常态化的“三公经费”公开中,需要更加主动的细化公开,以及在公开基础上更为有效的监督与互动机制。 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已进入第三年,少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信息披露,多了条分缕析的实情解释,而公众关于“三公经费”的讨论,也少了捕风捉影的质疑与猜测,多了更加理性的建言与献策。
“三公经费”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人们警惕其间易生腐败。一个政府“三公经费”的使用,往往是普通百姓观察其廉洁与否的重要窗口。因为政府花钱体现出的是用权,而乱花钱往往意味着滥用权力。
在“三公经费”公开中,可以看到逐年细化的进步。但是简单罗列数字、选择性细化、口径不一等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没有以主动心态去公开。因而,必须增加更多见微知著的信息,让普通百姓看得懂、算得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
真公开才有公信力。越是普通百姓关心的政府信息,越要不吝篇幅、不惜笔墨地公开,才是顺民意、接地气。详尽公开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普通百姓最为关注的政府信息,是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阳光政府”的前提。
“三公经费”公开的最终目的,是让普通百姓参与到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府资金使用的监督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浪费,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政府运行效率。这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使“三公经费”制定标准更严格、“三公经费”公开更规范、普通百姓监督“三公经费”更有效。
既要真公开,更要有监督。今年“三公经费”公开将拓至地方,各省将纷纷“亮账”。人们期待,在与普通百姓更多的良性互动中,政府将更加廉洁高效。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