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常红 吕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今日共同发布女童保护研究报告。报告分析,监护缺失是女童伤害事件高发的直接诱因。但是,此类事件在更多非监护缺失群体上的高发说明了除了这一诱因外,还存在其他原因,那就是受害人及其家人的防范意识和防范知识不足。 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调查研究对湖北、辽宁省6所小学2年级学生的450名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及教育活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很少有家长与孩子谈论预防性侵犯。只有48.14%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如果有性侵犯发生,要告诉父母或其他可信任的成年人;2.7%的家长给孩子看过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内容的书刊或音像制品,家长缺少基本的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中国的中小学中很少开展性防范意识教育。据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近日针对107名6-14岁儿童和1100余名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8.04%的儿童表示“从未有人告诉过他们要保护自己的身体”,41.9%的家长表示“从未引导孩子认识过自己和异性的身体”,仅有37.9%的家长教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其他人不能碰”。仅有8.3%的家长表示明确知道“学校在做性安全知识教育”,43.5%的家长表示“学校没开展过此类教育”。
在现行教育体系中,性教育是非常薄弱的一环。例如,根据以成都为例的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在成都三个区对448名中小学的教师及学校领导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71.7%的小学没有开展性安全教育课程,初中没有开展的有51.5%,高中则为56.4%。一些中小学未开展性健康和性安全教育课程,性安全教育进校园存在诸多困难。
北京市初一学生预防性侵犯教育需求评价在2010 年在北京市三所学校对1200 名初一年级学生( 女生600 人,男生600 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预防性侵犯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结果显示在预防性知识方面,只有 57. 5% 的学生知道儿童性侵犯是侵犯者的错; 63. 3% 的学生知道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有陌生人也有熟悉的人;44. 8% 的学生知道,女性也有可能对儿童进行性侵犯; 53. 5% 的学生知道男孩也有可能被性侵犯。
预防性侵犯技能方面,有关若被陌生人触摸隐私部位,有 55. 2% 的学生表示能将此事告诉信任的成年人。若被喜爱的成年人触摸隐私部位,被性侵犯,并让保守这个秘密,表示能将此事告诉另一个成年人的只有 39. 3%。若被某成年人触摸隐私部位,只有 18. 1% 的学生表示除了家人之外有可以告诉的其他成年人。若有朋友告诉被性侵犯,有 84. 2%的学生表示能建议受害者报警/告诉老师/家长/其他信任的人。 从这个调查数据中也可以看到,“若被喜爱的成年人触摸隐私部位,被性侵犯,并让保守秘密,表示能将此事告诉另一个成年人”的比例仅为39.3%,也就是说儿童被诱骗遭遇性侵犯或者家族、亲邻对其进行性侵犯,敢于揭露和曝光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这与本研究的访谈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越是熟人作案的事件被曝光的可能性越小,儿童在防范熟人性侵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加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