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商亮)9月9日,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李克强总理在大连考察并看望师生时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要缩小城乡和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就必须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样才能使发展更均衡、社会更和谐。
的确,促进教育公平,让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中央反复强调的重要教育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强调“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占全国85%以上,农村学生占全国70%以上,覆盖了同龄学生的大多数,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均衡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在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271万人。城乡差距比较大、农村教师留不住一直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针对当前农村教育中的难题,李克强提出了一系列强调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可行举措:第一,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特别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不仅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还要发展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第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都需要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特别是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从教,使他们成为孩子们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第三,希望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授业解惑。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社会发展,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客观要求。我国实施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等,为农村教育提供了大批教师,为边远贫困地区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汇聚起促进教育公平的积极力量,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一步,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让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推动农村同城镇、中西部同东部的教育协调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教育公平的希望。应当让更多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师的授课,用知识“武装”头脑,带动一方百姓致富,走共同富裕之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以教育进步促进社会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