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气候变暖了,过去我们沂蒙山区的冬天确是很冷的。如有此谚语:“入了九,冰上走”、“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两日”(“封地”,就是地里的土冻成一块总的,刨不动了)。还有“‘北风冽子’活阎王”之说,是说北风凛冽地刮,人冻得如进了残酷的“阎王殿”。那时没人测温度,如测,最冷天不下零下20摄氏度。作为人对严寒的承受能力,是与御寒条件相关联的。过去的条件,尤其身上穿的,应当说大多数人与寒冷不相适应,“冻死集”故而得名。就是说每五天逢一次的集,本来是人们为生产生活进行物质交换离不了的场所,结果被寒冷给冻“死”了。
我曾经观察和感受过几次“冻死集”。平时早早就聚满人群的集,到太阳“东南晌”时,才陆续上人;千人以上甚至几千人拥挤不堪的大集,这时稀稀拉拉地人几乎屈指可数;宽畅的出摊场面闲置,随你挑选,只在向阳避风处才看见有寥寥出摊的人,他们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缩着身子,抱膝蹲着。怕冻的如白菜、萝卜一类的都不敢弄来,即使有,也用麻袋包着盖着,卖的大多是不怕冻的和人们非用不可的如粮食、猪肉、油盐、干辣椒以及干菜、干果、烟叶等等。尽管这时的价格偏高,有赚头,卖的人也很少。那些赶集买物的人,也都弓着腰,缩着脖,跺着脚,不时地用嘴里哈气的那点点温度暖着手,
快买快走。要不是急着买、卖或用钱,谁也不来挨这个冻。
就在这“冻死集”上,几处用秫秸扎置的避风帐前,却冒着浓浓的蒸汽和烟雾,这便是“萝卜丸子锅”,但比平时也少了好几家,这里似乎是唯一能得到一点温暖的地方。卖者不顾热气弥漫在忙活着,一些既馋嘴又怕冷、手头还算宽裕点的人,都趴在矮矮的木板桌上,把从家里带来的煎饼,泡在萝卜丸子碗里,再要上些碎沫红辣椒,拼命地吃喝,反正这汤尽喝不要钱,不吃出汗来不罢休。
萝卜丸子是这里的传统吃头儿,所有集上都有“萝卜丸子锅”,且多家不等。萝卜丸子的做法,是用萝卜小丁块和豇豆面加花椒面等掺和在一起,做弄成丸子后,用油炸出来,吃时再用水炖开,特点是暄和松软,味道香绵(豇豆面的特味),个头儿大,像个小窝头,一碗盛四个,连汤正满碗,那时卖5分钱,赶集人吃不起“馋牢锅”(即羊肉汤锅,集上也有)的都是吃萝卜丸子,喝上一肚子不要钱的汤,半天不害饿还暖和。
农家人过年也都仿照做这丸子吃。至今几十年了,在那些集上,仍人满锅开,吃而不衰,不过已不是“冻死集”的背景而图暖和,或许是讨取传统风味的兴趣吧! (山东临沂 宋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