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蓝皮书发布,去年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主要由压力造成;师生冲突致自杀纷争最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昨日联合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
教育蓝皮书收录了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程平源关于去年中小学生自杀情况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发现,学习压力是学生自杀最重要的起因。
此外,教育蓝皮书还发布了2013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起薪,以及去年公众教育满意度分项指标评价。
【学生自杀】
老师行为失当引发14例自杀
程平源共搜集到79例(其中14例未报道自杀起因)去年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中,压力主导型自杀是主要类型。
从自杀成因来看,压力主导型自杀在中国中小学生的自杀中占绝大多数,包括师生冲突、学业压力等类别。这类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意志力被耗尽而失控,根据意志力损耗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崩溃之死,由于学习压力自我耗损,导致突发自杀或者蓄谋自杀;一类为羞辱之死,在他人的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下自我耗损到一个极致,以致自杀。由学业压力导致的自杀基本上属于崩溃之死;很多师生冲突导致的自杀案例基本上属于羞辱之死。
大多数自杀类型指向教育缺陷
蓝皮书指出,去年五一长假之后南京市同一天连续发生两起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均跟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有关。
蓝皮书指出,大多数中小学生自杀类型都指向教育缺陷。压力主导型自杀背后是高度的应试教育催生了学生的脆弱。
因此,程平源建议,要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就需要改革唯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强调以个体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和多样性评价,不能让学生成为现代工业的劳动力,而要在中小学阶段,教会他们追求广阔的精神生活和终极价值。
老师行为失当引学生自杀最受诟病
程平源发现,去年因老师行为失当,引发的中小学生自杀有14例,“这一类型的自杀纷争最多,也最受人诟病。”例如,浙江金华一家中学的高二学生小朱,因早读课时读其他课本,被老师辱骂。在等母亲到校协商解决此事的过程中,小朱却选择跳楼自杀。
程平源认为,师生冲突暴露了中国应试教育以升学率为主的考核指标体系,使教师严重缺乏对学生的爱,反而把学生当做羞辱对象。
“很多中小学老师并不了解学生背景,怎么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北大法学院教授孙东东说,如果学生不愿和老师说心里话,将难以在学校排解压力。
【毕业生就业】
去年毕业生平均起薪3378元
昨日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也收录了2003年便开始调查大学生就业的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数据。
去年6月,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共对21个省份的30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了15060份有效问卷,显示2013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1.9%,“比我们在2011年(72.2%)和2009年(67.1%)调查的数据都要高,”北大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马莉萍说。
其中,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高,达到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最低的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初次就业率仅为44.3%。
据2013届受访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给他们开出的平均起薪为3378元/月,而他们为求职花费的相关人均费用是1766元。
12.8%的受访毕业生选择在京津沪工作,他们了解到的平均起薪更达到5419元/月。
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只有0.4%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而有64.8%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满意,甚至非常满意。
什么因素影响就业?结果显示,“送礼买人情”被毕业生排在最后,而“工作能力强”则是他们认为最能影响就业成败的因素。在择业过程中,他们也最不看重用人单位能否解决户口问题、可兼顾亲友关系和专业对口,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福利待遇。
【教育满意度】
去年教育总体满意度不及格
教育蓝皮书发布年度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活动结果。据介绍,公众对目前所在地域的教育总体状况满意度评价,未达到及格线,仅有58.28分,30.31%的公众持有不同程度的负面评价。
有56.06%的受访者中认为“幼升小”过程中,公办学校择校、考试现象非常严重、比较严重,而在评价“小升初”相应指标时,低满意度群体比例更增至74.64%。
相应的,仅有4.29%受访者认为所在地区“幼升小”公办学校没有择校、考试现象,而认为所在地区“小升初”公办学校没有择校、考试现象的受访者比例更是低至2.17%。
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实习生 范小洁
(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