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仅19岁,只有技校文化程度且来自农村的青年男子,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利用冒充的军官身份,同时骗取3名年轻女子的信任,不仅让三女子付出了感情,而且还损失了近9万元现金。
近日,城关公安分局东教场派出所接到转交的案件后,组织警力顺线开展调查,并通过布控与守候,成功抓获一名冒充现役军人进行招摇撞骗的犯罪嫌疑人,破获刑事案件3起。(2014,8,11“兰州晨报”《19岁男子冒充少校军官同时与三女子恋爱 骗9万被抓》)
看这则报道时,觉着有一个情节特有意思。那就是嫌犯在被要求指认现场时,身着的是“少校”军官服装。由此看来,警方是有意在那里“立此存照”,以此警示“后人”。但另有意思的是,在看完这则报道,我却有六个想不通。
第一个想不通是,小花(化名)年龄二十出头,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小萍(化名)著名高校的大四学生,也应二十出头;小琴兰州某三甲医院的一名护士,更应是二十出头;三个人中,不但年龄全比嫌犯大,而且两个是大学生,一个是护士,似乎都应智商不低。但却被才19岁的嫌犯骗得团团转,竟如“排着队”似的被骗财骗色,而且竟发生在“同时”,让人怎么想得通?
第二个想不通是,三女孩与“少校”的相识,全发生在网聊过程中,说明三个女孩全是喜欢上网的。于是不得不让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即网上不知曝了多少个假冒军人骗财骗色的事,她们竟全没看到过?这应该是不可能的事吧?如果是看到过的,为啥对她们毫无警醒作用?
第三个想不通是,谁都应该知道,只要交往不深,且只要对方开口要钱的,几乎无一不是骗子。这么简单的常理判断,于她们咋就那么难?为啥甚至发生了“小琴分两次就给了郑某近三万元。此外,小琴还将自己的工资卡交到郑某的手中,任由郑某使用之余,小琴还让家人不时给工资卡里打钱,以满足郑某的‘装修’之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小琴共计给了郑某8.5万元现金”这样的事?咋连小琴的家人也被骗得团团转?给钱之时,咋连他们都没想到过其中有诈?
第四个想不通是,报道中说“民警告诉记者,郑某编造的谎言是很容易识破的,因为,除了从小特招的文体人才以外,25岁就晋升为少校军衔的极其罕见;‘工作’在城关区的军区机关里而租住在安宁区,况且又不是兰州人,安宁区又没有亲戚,这本身就很不正常”。这么简单的道理,她们咋全都没想到,开始时咋全没有疑问?
第五个想不通是,三个女孩不同时与“少校”处在“热恋”之中?依常理推断,“热恋”之中的双方,不应该是“粘”得很的?不应该是联系频率极高的?但何以谁也没有从中发现对方不正常的蛛丝马迹?难不成才19岁的“少校”会“编程”?“流水线”天衣无缝?
第六个想不通是,“少校”不是团级干部?一个团级干部该有多少收入?竟连区区几千元、几万元的钱都拿不出?尽管“少校”骗子“以自己买了房子缺钱装修为由”出口要钱,但小花和小萍不还是学生?交往之时双方不已经交了底?连对方是学生都不放过出口要钱,这么简单的问号,为啥她们的心中就冒不出来?她们怎么没想到“少校”这样的动作,似有“吃软饭”之嫌?
报道说,“随着郑某与3人同步交往的深入,小花与小萍在被骗数千元之后率先发现郑某有可疑之处,遂托人从侧面打听郑某的真实身份,小琴则到了7月中旬左右才逐渐产生了怀疑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最后的结局。到了此时此刻,区区9万元事虽小,但三个女孩相继“失身”,事儿不大了去了?为啥非得等到被劫财劫色之后,才一梦方醒?
还需要把六个“想不通”中的不合情理之处,再在这里理一遍?不必要了吧?明知世风日下,明知骗子四处出没,明明可以不上当受骗,为啥竟酿成如此悲剧?少校军官?年轻帅气?未来希望?面对这些时,一下就蒙了?于是一点点起码的判断力都没了?一个个投怀送抱毫不犹豫了?一头扎进“死胡同”半晌出不来了?等出来时三个人全完了?
我在这里条分缕析写这篇文章,是希望对“后来者”有用,但我却一点把握都没有。因为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说不定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新的悲剧正在发生。那是因为有一个事实明摆着,因为“恋爱”中的女生实在“弱智”得很。正因为如此,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一点,那就是希望这样的悲剧能不能尽量少点?除此之外还能希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