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英《套曲[南吕·一枝花]故乡长武》试读
南生桥
马骏英先生的《闲情集·三秦放歌》中有一词一曲是抒写乡关之思的,一是词《鹧鸪天·情系马寨》,一是《套曲[南吕·一枝花]故乡长武》。前者聚焦于生于斯的本村,后者视野扩大为长于斯的故乡全县。
笔者在论及前者时说过:“故土家园,最是人心的柔软温暖所在;故园之情,最能牵惹起千缕愁绪、万重忧思。”在过去的农耕时代,交通不便,信息迟滞,“别时容易见时难”,故乡沃土在滋长发荣种种美好物事的同时,也自然滋长发荣了“更行更远还生”的乡愁。按说在地球已小而成“村”的今天,人的乡关之思大可不必发生矣。其实不然,此种与生俱来之思,已成为基因融入生命,必与人生同始终。所异者在于其内含亦在与时俱进。以这首套曲而论,与那些自古及今广为传诵的名篇多叙乡愁不同,也与题旨相同却篇幅较小的《鹧鸪天·情系马寨》不同,此曲是对故乡美丽新貌的工笔细描,热情礼赞。
通视全曲,特点有三。
一是结构上的先总后分。全篇6 个曲子如6个镜头,由总到分一一展示故乡新貌,歌颂故乡特有的人文风物。
开端小曲是一个宏观上的时空总镜头。开头两句“鸡鸣六县听,甘陕边陲小北京”,点出故乡的空间坐标。以下四句从春花、夏凉、秋果、冬炕的四时特征,尽显故乡“美如图画展锦屏”之“宜居”;再益之以旅游、时尚、境清明,则“这儿最受宠”自是必然。其后五曲则用五个特写分镜头,从五方面讴歌故乡之美。[梁州第七]赞美金秋硕果,[骂玉郎]称道地方美食,[感皇恩]欣喜文风之盛,[采茶歌]欢唱新兴矿业,[尾声]颂扬昭仁古寺。有总有分,有面有点,着墨不多而故乡新貌活脱而出矣。
二是用笔上的突出“地方”。如果说秋果之多、锅盔之“重”、臊子面之“细”、血条汤之“独”等,固然是长武之“长”,而邻近县域也可能有“份”;那么为长武所仅见的“门斗”,尤其昭仁寺的“一担挑八角”,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唯一之例,则绝对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突出了这些地方独有之物,即使略去标题,也知在说何处。而且它们的形上内含,自然会透出长武不惟“长于武”,而且“富于文”的“晕轮”信息。
三是表现上的几种手法。在“葡萄嘟噜,富士晶莹”的两个叠韵词之后,承以“核桃树、唇裂生生,花椒岭、红袄彤彤。老人乐、小曲哼哼,妇女喜、采摘轻轻,小孩嬉、舞步盈盈。……一片热气腾腾”的六个叠音词。于声韵圆转之中,传活泼欢快之情。至于“派去万人看矿井,运煤车辆未数清”所夸张出的,那可全是豪迈之情。
作者向以“曲艺”见长,但其《闲情集》之散曲仅此一首套曲,其余皆为小令或带过曲。翻检其他“曲艺”高手之集,竟也难见“上套”。何哉?
盖套曲之作有特定要求。虽然其选用的调数可多可少,少则二三个,多则二三十,可长可短,自由灵活;但不管散套多长,采用多少曲子联缀成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这种押韵与律诗相同,篇幅却往往比律诗要长的形制,加上曲牌连缀的顺序逐渐形成的大致规律,自然增加了创作难度。另一原因则出于容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时的兴会,可出之以小令;繁富的情怀,须赋之以套曲。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雎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即为蕴含繁富之名作。
知难而上,赋较大容量以套曲形式,此篇即为新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