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鱼佩云同志诗集《乡曲低吟》
马骏英
佩云和我同龄,我俩相识相交距今已有49个年头了。上世纪70年代初中期,还一起干过宣传通讯;退二线和退休后,又不约而同地投入到诗词队伍中来,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2002年12月底,我开始学写诗。刚提笔,就曾冒昧地为佩云写了一首赠诗:“颖聪灵性敏,出语火花纷。执教檐头俏,为官底子深。联坛常探讨,诗苑苦耕耘。少小坎坷路,砺磨方育人。”当时的初稿,平仄、对仗、粘对等都有一些毛病,后来均做过修改,但基本意思没有变。这首诗写的就是我对佩云的一些基本认识。
我喜欢读佩云的诗,尤其是喜欢读他写的关于“三农”的诗。佩云1962年高中毕业后,曾在农村呆过8年(含当民办教师)。参加工作后,经常下乡、蹲点。后来又做过多年公社革委会主任、乡党委书记。由于与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朝夕相处,对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对农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易生共鸣,对农村的山坳沟梁饱含深情,对农家小院的暖窑热炕眷恋不已,对农民的家常俚语更是滚瓜烂熟。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题材在他笔下写得总是那么贴切,自然,饶有兴味,透着一股清新气。如“阳和三九雪冰消,小麦醒融抒嫩梢”(《免征喜讯又飞飘》);如“柳吐翠芽风送春,麦波荡漾唱腔新”(《一号文件暖农心》);如“庭院地头堆彩垛,村庄阡陌汇车流”(《十月农家富露头》);如“万物皆识滋润意,春来又是绿遮原”(《秋雨》),等诗句,读来让人如身临其境,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心旷神怡。
收在诗集中的《初春》写出了农村的繁忙和温馨。《果乡春日》写出了原野的迷人景色和农户的欢歌笑语。《夏夜喜雨》写出了对天降及时雨的乐不可支,喜悦之情,溢于纸上。《丰收乐》写出了机械化收割给农民带来的方便,省时、省力和开心:“南风荡漾送清香,暑气蒸腾遍野黄。最令农人陶醉处,只须指地净装粮。”读后你一定会竖起大拇指。
《山村傍晚》一诗,勾勒出了一幅山乡新农村的美景:“月挂晴空日渐沉,双星晕染满天鳞。鸟徊北岭林生霭,羊下南坡牛进屯。田野风轻禾影静,玉楼灯亮晚烟歆。拉开夜幕黄金段,网页彩屏节目新。”尤其是尾联,读后你一定会对农村刮目相看,有新的认识,新的感悟。
《山乡中秋》一诗更用浓墨重彩,画出了一幅山乡丰收图:“月儿逗乐丰收梦,八月山乡景色明。苹果箱箱销市井,辣椒串串挂屋楹。葡萄映紫半截岭,大枣郁香十里坪。恋慕团圆十五夜,家家供品满桌红。”读后,你一定也会陶醉在大丰收的喜悦之中,与农民一起分享。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始终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党的富民政策使农民逐步迈上小康之路。于是,作者由衷地感到欢欣鼓舞,写出了许多歌颂党、歌颂党的富民政策的好诗。《一号文件暖农心》、《免征喜讯又飞飘》、《十月农家富露头》等,都属于这一类。其中有许多精彩诗句:“减负轻荷泽沃土,扶贫济困降甘霖”;“政策为民铺锦道,何愁山坳不妖娆”;“山坳人儿最恋秋,果熟歌乐荡田畴”,等等。
还有许多诗篇写出了他怜农、悯农、亲农的思想感情。如《务果老农》、《山村老农》、《餐桌唠叨语》等。而“儿引客商媳纳银”一句则成为一些退休了的老同志的真实生活写照,读来使人忍俊不禁,过目难忘。《村妇》更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一位丈夫在外打工的农家妇女苦撑家日、暗盼丈夫早日归来的心理状态,读后让人拍案叫绝:“今岁夫君去打工,繁杂家计苦支撑。频挥锄耙怨天短,细舀米粮忧袋空。最忌公婆依树望,暗伤儿女唤爹声。年关渐近眉梢展,晾被缝衣步履轻。”读佩云的诗、词、曲,把人引入了新农村的新天地,清风拂面,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愉悦,真是美不胜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