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聚会你回来吗?你要不回来,喝酒连个热闹的人都没有。”
“万胜娃娶媳妇,就在你门口哩,回来咱哥几个美美喝一顿……”
“你多会儿回来到家里拿些红薯去,城里可吃不上这么好的红薯呀……”
每个月甚至每个星期,我总能接到乡友打来几个这样的电话,心里感到格外的舒适惬意。
说句实在话,我这人挺恋村恋家的,只是过去一直少有与朋友伙计交往的机会。年轻时在村里当民办教员,带语文、音乐课还当班主任,谁家有事我很少给人帮忙。因为一个班有好几十个孩子,你要不在万一出个啥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后来调到了乡里工作,领导规定晚上都必须在乡里住宿,每天把任务安排得满满的,晚上经常开会汇报当天的工作进展情况,你老缺席算怎么回事?再后来,我提前退休后到城里一家新闻单位打工,上午编稿子下午组版面,晚上常常要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加上在城里买下房子后村里的院子让人住着,回去也不方便,所以我就更没有时间和心情回去,甚至有好几个年都是在城里过的。
然而,我对家乡的那份留恋和思念之情却一直在心里挥之不去。因为我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早晚还要回村里去。尽管谁家有事我尽量让人给捎个礼回去,可见了面事主总要埋怨几句:“我是要见人哩可是要钱哩!”虽然我没有经常给人帮忙,可村里人并不介意,家里不管有个啥事来的人还是蛮多的。慢慢地我懂得了,村里人过事就是图个热闹,有钱没钱都是个淡事,“友情为重”那句台词用在这里真是恰如其分。所以,我在正式退休尤其是把家里的新院建好后,一旦接到乡友们关于谁家有事的电话通知,我便颠空就跑回去,为的是补一补大家的情,与大家见见面聚一聚,享受那浓浓的乡情乡音。
伙计们到一搭儿,酒自然是少不了的。尽管我一再抱歉说我现在血糖高医生不让喝酒,可他们却是异常热情地劝来劝去,末了干脆一句话:“白的啤的喝多喝少你随意,实在不行还可以让人替,你给咱领着大伙划拳,制造个热闹气氛!”于是,每次聚会总是我先“开关”(带头邀请大家猜拳喝酒),“兄弟好,八大仙,三星照,快升官……”一圈下来怎么也得喝个一两二两的。然后伙计们轮流“打关”,一边喊着一边喝着,不一会儿就有人喝高了,跑到外边“倒一倒”回来继续喝。
酒足饭饱女主人把残席撤去之后,一伙人又一边抽烟喝茶一边神聊海侃起来:启明现在又给人剪树又当红白事主持人,光景慢慢“虎”起来了;村北云生和吕勇几家去年栽的桃树今年就开始零星挂果,过去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没有科学依据!今年种回茬玉米的都照了,没浇一水还平均亩产1500多斤,连晒都没晒就让客商每斤1.2元收了去……就这么抽着喝着谝着酒气散着,一直闹到深夜十一二点都不肯散去。
要是年前回到村里,乡亲们把“文化人”看得更是金贵,这个让你编个节目抓紧排练以便春节在舞台上露个脸儿,那个让你给她们的舞蹈再捯饬捯饬。还有我原来在宣传队里的一帮中老年朋友,你给编个小戏他们也会视若珍宝,不挣一分钱也要每天晚上拉起胡胡吹起笛,让演员跟着一遍一遍地套来套去,为的是回味当年的气氛,感受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与快慰。
村东的一个小房内住着老支书吕金社老两口子,我能出来工作全仗着他那年说了一句公道话,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铭记在心,每年春节回去都要看他们一次。老两口也是厚道之人,今年夏天就给我装了几十个大西瓜,这回又打电话叫我回村装红薯去……
这就是乡情,这就是乡音,这就是我深深眷恋的父老乡亲。其实,农村人最好交往,农民们最重情义,村里人最热情大度最有着无比宽广的胸襟。所以,我最喜欢经常回村,最喜欢被乡情紧紧包裹的氛围。那滋味,比酒浓,比金贵,让人难以忘怀深深地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