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进入腊月,白昼转长,年味渐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咱河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围绕着过年的一系列习俗也充满了浓浓的趣意,而且有许多别具一格的风俗,足见河东年俗文化的璀璨厚重。
“冬至馄饨腊八面,五头吃的是豆饭”。“五头”即腊月初五,这一天要喝除绿豆之外五种豆子熬成的粥。腊八这天,全国大多数地方是喝”腊八粥“,而咱河东民间却是吃面。在垣曲等地,则是将炒好的葱花和煮好的面条加入米、豆粥里混在一起吃,称作“米旗”。
“到了腊月二十三,借人东西要归还”。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咱河东除了家家“送灶”、扫厦、迎福纳祥而外,还有两项重要习俗。一是在外游子往家赶,二是借人的东西要归还。因为据说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上天前要先清点各家各户的人口、财产等情况,上天后再向玉帝作详细汇报。外面的人回不来,灶王爷就点不上;借人的东西不归还,就被灶王爷算成自家的了,这被认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还有腊月不搬家、腊月不借酵子给别人的习俗,因为酵子是蒸馍用的“发物”,腊月借酵子蒸年馍发的是来年。因此,再大度的人也不愿意把自家的“发物”借给别人,以免来年发了人家而穷了自家。
“五更围烤柏枝火,祛病消灾好处多”。除夕晚上,在院子的中间把事先准备好的柏树枝搭成一个小“灶火”,里面塞上麦秸备用。初一早上5点多钟就起床,在院中心摆上香案贡品,点燃香烛,燃放鞭炮。敬神完毕后,一家人围成一圈烤柏枝火,一边烤一边搓手搓脸拍身顿足,寓意病灾远去,百毒莫侵。烤上一会儿,全家人还要在柏枝火上来回跳三次,叫做“过火(祸)”,不能走动的老人要让孩子们把自己的衣物拿到柏枝火上烤一烤,连不会走的小孩也要由大人抱着在火上绕三圈,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工作顺顺当当,所有的灾祸都能避过。
“初一早起吃馄饨,不论个数论碗数”。在咱河东,现在的“饺子”其实过去是叫“馄饨”,就是在捏好的饺子中间用手再摁一下,然后把两个角对折起来叠压在一起,形成圆圆的肚子,寓意团团圆圆生活美满。初一这天早上,大人早早就起来煮好馄饨,然后分给孩子们吃。在给孩子舀馄饨时,不是把碗里舀满看谁吃的个数多,而是每碗少舀一点让孩子多吃几碗,看谁吃的碗数多,就说明谁的力气添得多。还有,馄饨煮破了不能说“破了”,而要说“zeng了”(谐音“挣了”),意为今年要挣钱了。而馄饨没有破不能说没有“zeng”,而要说“一个都没有破”,祈望在新的一年里百事可成,财源广进。
“初一家族大拜年,听见喊声就发钱”。大年初一这天,吃了馄饨才能开大门,家长带着家里的男孩与同族男人一起去给本家的叔伯大爷拜年。拜年时,先拜大家共同的祖先,然后按照辈分逐一磕头拜健在长辈。有趣的是,拜长辈时不是直接给某个人磕头,而是就跪在祖宗的牌位前,喊一声“x伯x叔,我给你磕头了!”长辈听到喊声,连说“对了,对了!”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磕头者。谁磕的头多,谁就得的压岁钱多。孩子们得了压岁钱,欢呼雀跃地到巷里玩耍去了。
“大年初二不待客(音qie),留给老人走二接”。在民间,老人去世后当年要走首期、二期、三期、五期4个七期和五十、百天,共6个“接迎”。如果给去世的老人在上一年把“接迎”没有走完,本年就没有“二接”,接着上一年的“接迎”走;如果给老人在上年内把这些“接迎”都走完了,本年初二就要给老人走“二接”,寓意把老人的亡灵再接回来与大家一起过节。所以,正月初二民间一般不待客,把这一天留给去世的老人。
“不过破五不倒灰,扫地要往门里抡”。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以内,扫下的炮屑、灰尘不能往门外倒(寓意财不外流),要先装在竹筐里或袋子里,等到“破五”这天吃过午饭以后才能运出家门,而且扫院子时要从门口往院里扫。另外,从初一至初五早饭要连着吃5天馄饨,把主人希望全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嫁女不在娘家过年,元宵节不观娘家灯”。在过去,出嫁闺女除夕之夜和正月十五晚上不能在娘家过,因为据说这样对娘家不利,也表达了人们期望出嫁的女儿要和丈夫处好关系,与婆家和睦相处的心意。现在因为独生子女的增加,为了孝敬双方父母,小两口安排一年回娘家过年,一年在婆家过年,倒也无可厚非。单从这一点讲,就充分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和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