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期间,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金井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赤社村老年协会表演的“跑秧歌”始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形式活泼,节奏鲜明,热烈欢快,自由爽朗,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与一般“扭秧歌”不同的是,赤社村“跑秧歌”的特点不是单纯的“跑”,而是且跑且唱,动中有静,动静结合,长于表达,给人一种刚柔相济、落落大方的感觉,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祈福禳灾、喜庆丰收的欢快心情。
过去,秧歌队一般由12人组成,一人打黄罗伞,一人演唱,一人扮小丑摇拨浪鼓,其他队员手持鼓、钹、锣、瓯、棒等打击乐器,身披马串铃,全都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造型,活灵活现,逼真生动。表演时,打黄罗伞者先引导秧歌队绕场几周,名为“打场”;然后众人将其围在垓心,演唱者站在黄罗伞下即兴开唱,唱词多为歌唱劳动、歌唱生活和丰收、喜庆等方面的内容,如“高高山上一树槐,槐东槐西挂金牌;有人识我金牌字,不坐高官坐八抬”;“共产党领导闹翻身,农民当家做主人,只要勤劳肯下苦,黄土也能变成金……”一段歌词唱完之后,队员们跳着欢快的舞步边跑边击,摇拨浪鼓者在中间穿插打科,引人发笑,并不断变化队形,有“珍珠倒卷帘”、“双穿褂”、“龙摆尾”、“角角瓮”“双8字”等七八种阵容。跑上一段后,乐器暂停,再由演唱者高歌一曲。如此循环往复,形式欢快跳跃,场面热闹有趣,极为引人入胜。
据赤社村最早参与“跑秧歌” 的村民吕永智回忆,该村的“跑秧歌”兴起于清末民初,距今有100多年历史,是一种广场性的民间歌舞艺术。解放初期,赤社村的“跑秧歌”多以社(相当于现在的村民组)为单位组织进行,在此基础上选拔的优秀队员曾赴晋南三区政府所在地(今盐湖区解州镇)进行过表演;1956年,“跑秧歌”还和该村的“红灯舞”一起赴临汾参加过晋南专区文艺调演,荣获一等奖,名噪一时。
进入新世纪以后,赤社村老年协会组织当年跑过秧歌的十多位老年人,通过座谈回忆,重新整理恢复了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节目。他们专程赴运城、稷山等地购买了“跑秧歌”的乐器,组织了专门的伴奏乐队;秧歌队员扩大到四五十人,除手持打击乐器的队员外,其它队员肩挎腰鼓,手拿彩扇、红绸、印花手帕等道具在外围“扭秧歌”,与“跑秧歌”的队员内外互动,将“跑驴”、“划旱船”、“跑魔女”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人物扮相也进行了更新。同时,原运城地区戏剧研究所退休干部杜运佳为“跑秧歌”谱了新曲,编写了新的歌词,将科学调产、共奔小康、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其中,突出了浓郁时代气息,使人们在赏心悦目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高高山上插红旗,又栽苹果又栽梨,农业调产成效显,万众一心奔富裕”;“党中央指引阳光道,新农村建设掀高潮,和谐社会就是好,小康社会早来到。”在演唱者张新梅委婉动听的歌声中,秧歌队员迈着整齐协调的舞步,伴随着欢快激越的鼓点,营造出欢乐和谐的气氛,在村子四周荡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