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明先生《苏幕遮·高原车夫》词评介
手中鞭,车后狗,老马夕阳,老马夕阳瘦。野旷人稀长路旧,雪裹群山,雪裹群山厚。宿茅屋,喝烈酒,马系东墙,马系东墙柳。蜷卧寒衾哆嗦久,鼾惹西风,鼾惹西风驟。
这是韩景明先生的一首词《苏幕遮·高原车夫》 (见《咸阳诗词作品选》二) 。韩景明先生虽然所学是工科、先从工后从教,离退后才学写诗词;但是却颇具诗才。几年内,作品连发于省内外诗词刊物,并多次刊登于《中华诗词》。韩之诗,长于山水,诗风雍丽;巧于曲作,贴近生活;这首词兼具其两者特点。
作者选用《苏幕遮》词牌,属短小的中调。《苏幕遮》采自新疆吐鲁番(古高昌)的“浑脱(囊袋)舞曲”,因舞者用囊袋装水互泼,故表演者戴一种涂油的帽子,高昌人叫“苏幕遮”。句式有三、四、五、七字,易表现活泼洒脱的内容。作者选择这一词调,写一位车夫在高原上劳作和休息,表现他的苦与乐,透过字面,浸出了浓浓的音乐气息。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词的上阕以车夫的“手中鞭,车后狗”作开头,用车夫的象征“鞭”与追在车后的狗儿,描述他一天生活的开始。在不经意间,作者静静地在勾勒着一副工笔画。“老马夕阳”与“瘦”相连,仿佛使人看到在夕阳的映照下,一匹瘦瘦的马拉着车慢慢地走着…。随着目光的延伸,远处是空旷的原野、稀疏的人影和长长的布满灰尘的路。画的深处是把雪当做衣服或棉被紧紧裹着的群山。一个“厚”字,道出了高原的寒。
词的下阕,作者用“宿茅屋,喝烈酒”与上阕尾衔接,不露声色地完成转承。显出其顺畅、娴熟的写作技法。第二段“蜷卧寒衾哆嗦久”写寒夜冷被,赶了一天车,劳作辛苦、喝了老酒仍哆哆嗦嗦无法入睡的车夫;对其因冷而困苦之状,勾勒得淋漓尽致。此时笔锋一转,两个“鼾惹西风”加上“驟”,与前面的“喝老酒”连了起来。瞬时,那位脸上有着风刻纹路的车夫,喝着老酒哼着小曲乐颠颠的样子,而西风急着和车夫的鼾声比高低的情趣交织起来,不禁使人想起唐﹒杨炯的“陶陶然乐在其中”的名句,哑然失笑。
词中对仗句使之增色。词上下阕开头两个三字句的对仗简明自然,而不失工整。两个七字句“野旷人稀长路旧”与“蜷卧寒衾哆嗦久”隔句相对,将高原环境、车夫状况一言囊括。“旧”与“久”一上声、一去声,音调变化有致,体现出声乐美。字义一表物态,一表时间,对仗贴切。
词中虽多用常见字,并无险峻之辞,但却有醒目之感。如“雪裹群山厚”中的“裹”与“厚”用拟人笔法写来,给严酷的雪山增添了美感。“鼾惹西风驟”中“惹”与“驟”,使读者从中体会到赶车人的豪放性情。使静静的画面,立刻生气昂然起来。
词中用了四处重叠句,增强了词的温籍缠绵之味。在“老马夕阳”“雪裹群山”,“马系东墙”“鼾惹西风”后分别缀上“瘦”“厚”“柳”“驟”字,作重复句。缀字的韵律感与句子反复吟咏的节凑感相配合,使读者进入情景交融的意境,能更深切地品味出词之主旨。尤其“鼾惹西风驟”句中“惹”字,起到了一字点题的作用。大有千古雪山,鼾闹惊醒之势。
当然这首只有62字的词作,也可采用不重叠句写法,来涵盖更多元素。但是高原生活的孤寂,西北汉子的率直与简单豪爽的词风,显然相得益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随着开放,高原的路越来越新,高原的马车越来越少;只是不变的历史,不变的诗情会延续;这首词所描写的诗情画景也会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