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执政为民,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让一个人在建设美好生活的路上掉队。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缘于此。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怎样的社会主义?我们的发展,是怎样的发展?
人民网评:没有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才是全面小康
濂 溪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未来的路会走向何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履新之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习近平鲜明地向海内外宣示了他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
执政为民,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让一个人在建设美好生活的路上掉队。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缘于此。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怎样的社会主义?我们的发展,是怎样的发展?这些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得到了回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的执政理念,在他的脚印中得到了具体注释。从顶风踏雪至巍巍太行山深处,到新年首次离京便一路颠簸察看地震遗址;从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到海拔2440米的陇西高原;履新两年多来,足迹遍布20多个省区市,习近平始终牵挂、念兹在兹的,便是“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的全面小康。
问题,放置于历史的画卷中,才能有更清晰的纵深和层次。回望过去两年,全面小康的实现,有赖更加坚实有力的改革举措作为支撑。户籍制度改革破冰,补齐“三农”短板;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狠抓作风建设,在全党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营造风清气正、从政清廉、为民务实的执政环境……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方案,再到群众路线总结大会宣誓全面从严治党,这两年多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有力的改革措施,破除了不少制度约束,营造了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打造了更加务实为民的执政队伍,这也为建设全面小康这座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写下的庄严承诺。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几年,并不算长。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担负着这样的历史重任,我们更应“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给历史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