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刘宝善,共事多年,期间有过矛盾,也有过争执,有时几乎是“不可调和”的,但相处愈久,心就愈通,对他的人品、人气和做人的底线也就愈加敬重!虽然他已去逝六、七年,但他的灵魂却一直活在我的心里,特别是在全国反腐开始后,我对他的做人底线,尤为敬重。
他特别“扣门”。他在原运城市政协担任主席期间,社会上公款旅游盛行,不少同志建议我这个秘书长:“让咱们也出去游游吧!”我便找他商量,他不应允,我说:“咱又不是第一家,也只是第一次,怎么就不行?”他说:“因为游玩不是工作!”我说:“那人家机关为什么就能组织外出游玩?”他说:“咱只能学习好的,对的!”……经我再三磨蹭,他才开了口子:“可以去,但不能花公家钱。”一听这话,我就窝火了,便扔下一句话:“要花自己钱,还需要经过你批准!”后来,他见同志们意见太大,也见有些单位竟组织了几次,终于接受了我想出来的“良策”:“每人两千元,分批行动。”谁知,就在成行的头天晚上,他突然打电话给我:“不能去了,有人向市委反映了。”当时我就想,是有人反映了,还是他设下的套?至今我也不得而知。
不过,通过那次“较量”,我对他的人气和做人的底线确确实实是服了。
退休后,他当了盐湖区老促会主席,我也到老促会担任了常务理事,但工作中他却扣得更紧了。他亲自管财,就连司机加油他也要和人家计算公里。后来,工作用车被政府收回,下乡调研只好打的。他怕多花机关钱,就便宜地用他外甥车。事先讲好“毫多少油加多少油”,可真到加油的时候,他却和人家较劲,竞不除去人家车里的底油,弄得外甥和秘书长都啼笑皆非。不过,从此他也挣下了一句评论:“花公家钱就象抽他的筋”!
他奉公廉洁,坚持原则。一次,政协去某乡视察,行前他让我给打电话,说午饭就安排在乡里,吃家常饭就行。
按照他的意见我通知了乡里,但乡里却按照惯例准备了席面。
他火了:“志英!为什么不给人家说?”
我急忙把他拉到一边,说:“说了,说了!可人家准备下了,你就不要再说什么了,省得挖了人家脸,都不好看!”
他却不依不饶,非要人家把席面撤去不可。
我急了,忙说那位乡书记:“不是让你准备家常便饭吗?”
“是啊,没有特殊呀!”
“七碟八碗,还不算特殊?”
“不特殊啊!市里来人都是这样,何况是政协视察呢?”
我傻了。刘宝善却说:“不管别人怎样,我们只吃四菜一汤!”
那个乡书记,几乎是求他了:“已经准备下了,不吃也是浪费。下不为例,行不?”
刘宝善却说:“不是我和你过不去,而是要刹歪风邪气就不能 ‘下不为例’!”
………
因为吃饭问题经常闹得我下不了台。一次,我大着胆儿问他:“刘主席,你为什么凡事都要那么认真?”他这才坦然地道出了缘由:“我知道我这样做有不少人反对,但我还是要坚持这样做,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别人,坚持写好这个‘人’字。一个‘人’字,虽然只有一撇一捺,但要真正把它写端正却不那么容易。”
“噢——”,原来如此。我反复地品味着他对“人”字的理论和定位,下决心在有生之年向他学习,写端、写好这个“人”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