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大众公园
临清是鲁西北的历史文化名城,座落在京杭大运河之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是水陆交通要道。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乾隆下江南曾多次在此停留,并赋诗、题字。近现代很多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与这个城市结下不解之缘,诗人臧克家,画家李苦禅,曾在这里教书和工作,这里更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和国学大师季羡林和终生修义学的乞丐武训的故乡。
大众公园是临清最大最早的公园,有近百年的历史,现在每天接待上万名群众来此晨练,休息和娱乐,更是全国闻名的临清京剧票友的活动场所。清晨鸟语花香,京胡、京韵,余音绕梁,令人心旷神怡。但是,翻开大众公园的变迁史,这里也有血腥和触目惊心的一幕。
“无为观”和进德会
大众公园故址原为“无为观”。1933年春,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赴南京谒见蒋介石,后经宋美龄介绍加入了黄仁霖主持的“励志社”。韩回到省城后,即参照“励志社”的组织形式,结合时兴的“新生活运动”,创办了“进德会”,并通令所辖各县创建“进德分会”。当时驻扎在临清的鲁西民团总指挥赵仁泉和县长徐子尚商定在“无为观”旧址建临清进德分会。经过两年的建设施工,“进德分会”已出具规模,前面为大殿,里边有汉白玉的修义学的“武豆沫”——武训的雕像,也是京剧票友们排练,演出的场所。院中广植花木,南边广场有足球场那么大,是赛跑、赛球的运动场,大厅东侧假山旁的凉亭里石碑上刻着武训拣线头、结线球的画像,石碑前还有一副担子,两只筐里盛着破烂零碎,据说是武豆沫讨饭的实物,总之,这里已经具备一所大型公园的雏形。抗日战争初期,群众抗日激情高涨,这里经常组织文明戏(活报剧)和京剧的演出。宣传抗日活动,中山国剧研究社和流亡学生业余剧团,曾在此演出活报剧和大型京剧《大义灭亲》、《马占山守孤城》、《傀儡皇帝》等。
临清沦陷后的进德会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分别于1937年10月,1938年的11月和1939年的2月,三次攻陷临清县城,前两次攻占,很快撤走了,只有最后一次驻扎下来,再也没动,直至日本投降,才仓慌逃离。
沦陷后的进德会,除了运动,晨练等活动功能外。又成了日本兵操练的练兵场,日本小型飞机降落的机场。每天早晨和傍晚日本兵在此操练。大操场上修了一条约200米的南北跑道,以便日本小型飞机降落,我记得小时候看见一辆小汽车开进进德会,那时很少见到小汽车,很多小孩跑着去看,只见在小汽车上抬下一个有病的大官,送到停在那里的飞机上,然后,用绳子拉螺旋桨,飞机才启动起来,顺着跑道滑行了一百多米,飞上天空。此后日本明仁太子到临清私访,不知道是不是也坐飞机来的。
除了练兵场和飞机场外,进德会又是刑场,火葬场和日军墓地,恐怕知道这一点的人就会更少了,作为刑场沿用了很多年,直至解放初期,这里仍是刑场,大汉奸王焕文就是解放后在这里执行死刑的。记得日伪时期,伪县长吴佩英在进德会召开公判大会,一个抽大烟的士兵,因用枪弹换大烟抽,被当场执行死刑。中国人死后一直用土葬,而日本人却是用火葬,当时不光临清,周围的城市也没有火葬场,日本兵战死、病死,尸体处理就成了个大问题。记得有一年,日本兵站岗,在进德会东边靠近农田的地方,用棉布围了一道围墙,里边放着铁架子,铁椅子,将战死日本兵的尸体,绑在铁椅子上,我们在外边偷看,被日本兵赶跑了。不一会点起火来,整个进德会都弥漫着黑烟和焦臭味,老百姓纷纷相告,日本鬼子在那儿烧死人呢。进德会河畔是纪念碑,纪念碑旁就是战死日军的墓地,一排排的木桩,上边写着战死者的名字,下面埋的可能就是死者火化的骨灰,我记得有一匹战死的马,也被葬在这里,也立了个木桩。
伪县长驱逐英美的闹剧
日伪时期的山东省长是唐仰杜,临清县长是吴佩英,当时配合日本侵略者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吴佩英下令在南门外的城墙上写下“吾们要完成大东亚战争”、“吾们要建设华北新秩序”的巨幅标语,在新民教育馆和各个学校也都有这种奴化教育的宣传,在印刷的中国地图上,印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着:“驱逐英美解放东亚,”下联写着“打倒蒋共建设中国”。更可笑的是他们篡改了汉字,在课本上,报纸上都将英美二字,加上“反犬旁”以示对英美的蔑视,吴佩英在进德会及其附近搞过一次大型活动,叫做“驱逐英美”,把学生集中到进德会附近去,赶兔子,抓兔子,美其名曰:“驱逐英美”。临清中小学由老师带队,有上千人之多,分多路包抄,从上午一直赶到下午,因为周围就是农民的豆子地,兔子被撵的到处乱跑,包围圈越来越小,有一个兔子竟然跳到我同学的怀里,被他抱住,为此,吴佩英还给了他嘉奖,学校也受到了表彰,自那以后,这种劳民伤财的“驱逐英美”闹剧,也就寿终正寝了,再也没有搞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