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辛 时评作者
时间是把催人老的“刻刀”,但这刀绝非用来割裂历史记忆的。事实上,对抗战老兵们的最好慰藉与珍视,就是秉持其精神,以史为鉴,矢志和平。
“知道为什么今年纪念抗战要搞得这么隆重吗,因为可能下个十周年就没有抗战老兵了。”昨日,一则微博击中无数人的泪点:因抗战老兵现在基本上都年已耄耋,下个十周年恐怕越来越少——在昨日大阅兵上,国共抗战老兵首次共同接受检阅,他们平均年龄90岁,最长的102岁。受阅时,有些老兵悄然抹泪,让网民们深受触动。
抗战老兵,一个“老”字,令人感喟万千。70年前,他们或许春秋正盛,为了社稷苍生,为了民族大义,投身抗日战场,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穿越过血雨腥风,经历过烽火炮弹;而今天,70年已过,那些受阅老兵们英雄垂暮,他们爬满皱纹的脸上,依稀残留着逝去的硝烟。
他们就是一部部“活历史”:从青年到暮年,从战争到和平,他们的年轮趟过的轨迹,与峥嵘岁月向和平年代变迁的纹路深深嵌合。他们在背景墙迥异的两种时代页面上留下了痕迹:是战争的亲历者,也是和平的守望者。
回溯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它正如有学者说的那样,历史“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而是充满泥泞。在这条泥泞路上,抗战老兵们历尽艰险、饱尝磨难,90岁的八路军老兵赵纪勋就曾回忆,在反扫荡突围中目睹战友腹部被侵华日军打穿;也是在这条泥泞路上,他们决然赴死,奋勇抗敌,哪怕戎衣带血,哪怕九死一生,仍一往无前。
“壮志竟克酬,名在旗常功在华夏;英灵终不泯,下为河岳上为日星”,腾冲国殇墓园有此挽联,就是送给抗日英烈们的。跟英烈一样,抗战老兵也是功勋难没。是他们的血肉长城,为国家长葆和平奠了基;也是他们的壮烈御敌,让历史更具厚重感,让时间之殇镀上了荣光。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如是说,而本质上,抗战老兵们就是历史。
珍视抗战老兵,就该让他们享到英雄荣光。近年来,部分老兵的困窘境遇得到越来越多关注:如国家层面,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战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一次性为每人发放5000元补贴;在民间,各地对抗战老兵的关爱公益活动也在持续。这类关怀,应不分党派、一律优待。
珍视抗战老兵,更要铭记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时间是把催人老的“刻刀”,但这刀绝非用来割裂历史记忆的。事实上,对抗战老兵们的最好慰藉与珍视,就是在和平年代里时常“温故”,铭刻历史遗留的教训。很多抗战老兵都表达了同样心声:战争残酷,珍惜和平。我们理应秉持其精神,以史为鉴,矢志和平。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只怕被遗忘。”斯皮尔伯格曾这样形容二战老兵的心境。我们也需要珍视抗战老兵,如同珍视历史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