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英《闲情集》读后
孟宗尧(长武)
诗友马骏英的新作《闲情集》正式出版,可喜可贺。在参加长武县第二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时,我看到了这本书,可以说是捧读盼久,先睹为快。孔子当年说,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我读了骏英的诗集,真的就有这么一种感觉,如同饮了一杯清醇的美酒,听了一首美妙的曲子,香透心脾。
几年前,骏英就动手整理他的诗作。他一边整理,一边创作。曾经把他收集的诗词打印稿送给我看,征求意见。我看了那份打印稿,也和长武几位诗友交换过意见,总觉得那些诗都是初学之作,还很幼稚,不够成熟。后来他收回那份打印稿,潜心修改,补充完善。到了这次出版的诗集,我一看,就深切感到骏英在诗词创作上有了新的飞跃,上了几个台阶,已经把像我这样的老迈之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了。他的诗作,无论从题材、意境、语言、律谱等方面,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正像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用在马骏英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走过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骏英从学作诗起就登高望远,树立雄心壮志;再走过第二种境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骏英舍得下功夫,刻苦钻研,边学边干。现在已到了第三种境界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骏英在诗作上,终于小有成就,这本诗集就是证明。今天,我读他的诗、词、曲,已经感到仰之弥高,如名山大川,曲径通幽,余味无穷,已和几年前那个打印稿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了。对于这样一本诗集,要我谈点感受,简直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不过,骏英回到咸阳后,来电要我作点评论,似乎不说点什么,写点什么,一则难却他的盛意,二则有负我二人文交诗交之情了。
读了骏英的诗集,我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就是他的作品充满着一种豪迈磅礡的大气,表现出他对祖国美好山河的大爱;对社会上腐败丑恶现象的大恨;对故乡的情怀;对亲朋的厚意。他的这种大气,有时直接从诗中表现出来,大气一出,形昭日月,气吞山河。表现出作者宽广的胸怀、敏锐的目光、娴熟的笔触、超凡的抱负。比如:他在《银川西夏王陵》中的“南迄萧关荒漠至,北临大水玉门收”。《山海关老龙头》中的“气吞海岳雄姿壮,势盖山川铁桶悠”。《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战马奋蹄足下火,将军昂首腹中风”。《咸阳人民路夜景》中的“火树银花不夜天,星河疑是落人间”。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一种大气,真是气吞山河,势盖汪洋。这种雄伟气势,读来使人的思绪随着他诗句翻腾飞跃。他写景是这样,写人也是这样。能把一个人的品德才能,用诗的语言突现出来。如在《颂毛泽东主席》中,“铁肩扛起乾坤转,巨手迎来日月融”,两句写出了毛主席伟大领袖的气质。同样是大气,堪与当年流行的一首词中“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州风雨,笔下有雷声”相媲美了。他写的《朱镕基总理》中两句:“严词呵斥豆渣朽,怒目撕揭假话浑”,写出了朱总理嫉恶如仇的主政风格,同样也是大气。他在“刺玫金针”篇中那些鞭挞丑恶腐败的诗、词、曲尤为精彩,讽刺入木三分,维妙维肖。《秀才秘诀》、《孝子》、《某些机关作风》,都是典型精品,从大恨中透露出大气。他在大量抒怀酬唱纪念诗中,又能从另一个角度,自小事切入,以小见大,写事写人,还是表现出大气。比如他在赠马润身先生一诗中,对这位耄耋老人、他的启蒙老师,作了深情描述:“诗词展示凌云志,日记传出桑梓情。历尽难磨心不冷,饱经坎坷胆方雄”,就是小中见大,把老人的诗词日记提高到“凌云志”上,把老人一生经受的磨难又提高到“心不冷”、“胆方雄”上,这既表现出作者的深情厚意,也透露出大气。骏英的散曲中,运用口语,同样小中见大,大气大势,跃然纸上。他的这种大气,我以为在于他以诗作为武器,传达心声,抒发情感,有感而发,有兴即写,不无病呻吟,不勉强拼凑。他选题广泛,立意高远,情真意切,律严句精,对仗工整,用典准确。因此,写来得心应手,读来上口动心。
骏英不仅用作诗抒发胸中雄心壮志之大气,而且又把作诗当成振兴古典诗词曲赋的大业。改革开放以来,百业兴旺,过去饱受摧残的古典诗词曲赋也走上了复兴之路,诗坛词苑,曲林赋丛,花繁枝茂,一派繁荣景象。可是在创作繁荣的大气势下,也有一个普及提高与推广的任务,需要一批勇士担当重任,闯出新路。骏英正是在这一大潮中涌现出的一员猛将。他出任咸阳市老年书画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后,主持会务,任务繁重,困难不少,但他不畏艰难,义无反顾,不遗余力,勇往直前。他不仅自己带头创作,努力提高,提倡写真性情,提倡严遵律谱,提倡炼句用典,提倡对仗押韵,成为咸阳诗坛领军人物之一而当之无愧。他还利用主持会务之便,抓住各种机会,利用各种平台,以点带面,奔走呼号,为振兴古典诗词曲赋奉献余热。为了把老年诗词创作提高一步,他曾找我谈过几次,亲自指导我学习诗词格律知识。就在他编印《闲情集》时,还不忘附上“别将拗救入另册”一篇关于诗词格律知识的论文,可见用心良苦。在骏英积极倡导下,咸阳诗词曲赋创作,一年一个台阶,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无论作品数量或质量,都在全省以至全国小有名气。这正是骏英把振兴古典诗词当做大业,辛勤努力的硕果。
骏英和我在长武一起工作达十多年之久,我深知他这个人做事大刀阔斧,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突出的政绩这一特点。他在做事中广结人缘,有政治家风度,上至国家级领导人,国际友人,下至凡夫俗子,基层干部,房东邻居,他都能与之建立交情,来往密切。他能把一个冷门单位经过精心操持,变得非常活跃。人所共知,档案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我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时,曾分管过档案工作,参加过省市档案工作会议,熟悉这一情况。他担任咸阳市档案局局长后,曾去北京拜访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政治局委员王刚,还与世界档案大会领导人一起交流,又到基层抓点,开现场会。在他领导下,当时咸阳档案工作有声有色,受到中、省关注,在国外也有点名声。他就有这么一种本事。他主持市老年诗词研究会工作后,继续发扬这种作风,数年过去,成就斐然。这就是马骏英,真是一匹识途骏马,志在千里,足下生风,放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出耀眼的光辉。
骏英的诗作,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他又非常谦虚。他在电话中反复叮嘱,让我给他的《闲情集》提出意见。我想,以我现在格律尚未脱盲的实际,要给他的作品提意见,实在是赶着鸭子上架,勉为其难。但骏英一再动员,其意甚诚,因此不得不说点什么。就诗词来讲,意境第一,格律必遵,遣词炼句,必须精当。也就是说要有诗的语言,要富有诗情画意,才能引人入胜,过目不忘。切忌为了凑句,生造一些生僻的句子或用一些特别生僻的字。骏英个别诗词中,特别是七律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这样的词。例如,《颂刘少奇同志》中,“早倡‘泽东’树楷模”,这“泽东”二字,虽有注释,也实在难以理解成“毛泽东思想”。《缅怀习仲勋副委员长》中,“党政财文西北司”,这个“司”字不太好理解成主管,而且还有歧义。在《赠高志宽同志》中,“蛰卧茅屋劳绩翾”,这个“翾”字实在生僻,且不常用,大家连读音也不甚了了,读时要查字典,就有味如嚼蜡之感了。看来这主要是为了凑韵,解决平仄问题,结果造成削足适履。这些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不影响骏英诗集的整体光辉,况我还是个门外汉,也可能管窥蠡测,并不准确,权当参考。我想,以骏英之聪颖,为文之勤奋,在诗语方面再努力一下,用不了多长时间,必见效果,将会有很多惊句出现在他的诗作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0年6月6日
孟宗尧 1934年生。曾任长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等。长武诗联学会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