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飞 时评作者
日前有网友爆料,为治理雾霾,郑州市开始“扫灰称重”:任意选取约一平方米路面,用刷子扫取灰尘后放置在电子秤上称重,每平米路面灰尘重量少于10克算达标,否则处罚。郑州市环境卫生处有工作人员对此予以证实。
这项新规的实际意义值得仔细思考:雾霾与路面扬尘究竟有多大的相关性?将这项规定引入环卫工人的考核机制又是否公平?
平心而论,当地政府想要改变环境状况的迫切心理可以理解。但任何事情都要有的放矢。城市雾霾的成因有很多,但不可能也绝不会是路面灰尘,充其量也只能作为污染带来的结果,将其作为治理雾霾的着力点,让人啼笑皆非。相比较而言,燃煤、施工粉尘和汽车尾气更应对雾霾负责。特别是当地巨大的燃煤基数与施工裸露带来的扬尘颗粒移动,理应得到重视。
另一方面,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对污染的鉴定与监察制度必须考虑普通人的切身利益,无可争议,但如果这项政策只照顾了公共利益,却极大地增加了一部分群体的工作负担和风险,那么它的初衷和可行性都有待商榷。“每平米路面灰尘重量少于10克,不达标就要受到处罚”,这对原本就处于经济底层、工作负担就很重的环卫工群体是否过于苛刻?为完成雾霾治理任务,拿部分环卫工群体利益为代价,也歪曲了治理雾霾的意义。
城市的雾霾治理从来都不是依靠某一群体和一蹴而就的,以人为本才是治霾的核心与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