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康乾之际,卢氏县出了个读书人叫王尔鉴。他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卒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享年63岁。
他的出生地是卢氏东明镇北苏村。当时处在清王朝的盛世,社会比较安定,他家道中富,经济状况比较优裕。父亲读过诗书,有点儿文化底蕴,但并没有什么功名,可他是个开明仕绅,明白识字读书的重要,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仕进光宗耀祖,因而给他取字“在兹”,号“熊蜂”,意在期望他在这一方成为熊耳山那样卓尔不群令人瞩目的人物。他请了德望学问俱佳、精通四书五经、“好读书乐育人材”而又“不斤斤举子业”的蔺宗相先生到家中当儿子的私塾老师,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他这个孩子也特别聪明乖巧,勤奋好学,在父亲和老师的精心抚育和教养下,博览群书,熟读经史,诗词歌赋无所不通,渐成饱学之士。雍正二年(1724年)岁试得冠军,录取为童生,洛阳太守张汉在洛阳属县岁试时发现了王尔鉴,非常器重他的才学。雍正八年(1730年)27岁皇榜提名,考中进士,时年秋天被朝廷任命为山东省邹县县令,实现了老先生望子成龙的心愿。
初被任命职邹县县令的王尔鉴到任后,断案时全身心地投入,敢于揭发奸邪,使其无处遁藏;他明断如神,让官吏钦佩,上司倚重,百姓敬畏,在邹县的三年间,深得当地民众的拥戴。后来他调任益都县知县,继而又调任滕县知县,所至均卓有政绩,民“戴之若父”,“政声为海岱之最”,十多年换了几个地方,虽然治所“地广民顽”,出现了不少纠纷,但他兴利革弊,认真治理,改变了地方的“贪婪刁顽之风”,“精且益精,慎而愈慎”;他能真诚地关心人民的疾苦,让“一郡之黔黎”,“承九天之雨露,泽洒寰间”、“爱臻境内”,即让治下的老百姓都感受到皇恩的浩荡。作为一个地方官,他依法办事,廉洁奉公,他爱怜民众,还捐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贫困学子,其官品人品,为百姓所称赞,誉满里巷,殊为难能可贵。
由于王尔鉴实行善政,受到上司重视,乾隆八年(1743年)受喀大中丞(当是乾隆时内阁学士喀尔吉善)力荐,任济宁州知州,后任曹州府同知(副职)。他政务繁忙,为地方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在山东主持了两次科考,秉公而录,杜绝了考场的舞弊行为,通过文章选拔有真才实学的治国才俊,颇有识人之明。
然而,历来封建官场倾轧,波诡云谲,所谓“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由于王尔鉴秉公执法,不屑于蝇营狗苟;他潜心做事,政绩突出,这就难免在官场上遭人嫉妒,得罪同僚甚或上司,也就给自己埋下了仕途上的隐患。正当王尔鉴始呈上升之势,正要宏图大展之际,不知何故遭人弹劾,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被降职调任四川巴县(今重庆市郊区)知县。后又平调营山县知县。在他被降补巴县知县期间,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但并未因降职而消沉。他在兴利除弊勤于政务之外,闲暇之时仍喜舞文弄墨,笔耕不辍;他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引领巴县文风蔚然兴起。他征文考献,撰修巴县县志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端的。孰料又不知什么缘故,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他又被罢了官。过了两年,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才被洗清冤屈官复原职,再任巴县知县。再经此挫折他仍未灰心,竟再续前文,广泛收集文史资料,倾力编纂《巴县志》,前后共经十年努力,终于在乾隆二十六年(1760年)完成了《巴县志》的编修,共17卷,并亲自为其作序。
对于二百多年前的重庆,今人已知之不多,而王尔鉴的《巴县志》恰好给今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重庆的珍贵信息;志书中那张《古城重庆图》则对今人了解250多年前的重庆城,是第一手资料,因而弥足珍贵。历史上《巴县志》有三部,第一部是王尔鉴编修的乾隆志,第二部是清同治年间的志书,第三部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向楚编修的《巴县志》。历经岁月磨洗,被后人视为经典、引用最多的还是以乾隆《巴县志》为最。这部《巴县志》又称“王志”或“乾隆旧志”。
王尔鉴是一位能吟善赋的诗人,又工于书法。他经常流连于山水间,以探幽揽胜为乐,走遍了重庆的每个角落;那里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他的亲笔题咏。他不全凭文献史籍,而是亲自实地踏勘。名垂古今的“巴渝十二景”正是他亲临其境仔细观察,反复推敲之后一手厘定名目,再经撰诗著文渲染操作,载入《巴县志》而名世的。
旧时的文人墨客大多喜欢吟风弄月,留恋山水,痴迷景色,因而各州府县总要弄出个八景、十景之类的名目来,以显示一方水土,物华天宝,佳景逼人。在方志中编入城市或一方的美景,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宋代,明清时尤盛。当时全国各地编志的官员都要做这项工作,不同的是有的编成八景,有的编成十景,而王尔鉴则将其厘定为十二景。重庆在明英宗天顺二年(1459年)就有了“渝城八景”的记录,而“巴渝十二景”则带有王尔鉴个人极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巴渝”系指如今重庆主城区周边地区。原“渝城八景”即:金碧香风、洪崖滴翠、龙门皓月、黄葛晚渡、佛图夜雨、孔殿秋香、觉林晓钟、北镇金沙。这八景中的“孔殿秋香”说的是重庆府文庙大成殿里的桂花香;南岸觉林寺有口巨钟,晨钟悠远,故得名“觉林晓钟”;“北镇金沙”指的是朝天门隔江而望的江北城的金沙门。王尔鉴把这三景去掉,另添“字水宵灯”、“缙岭云霞”、“歌乐灵音”三景,再新增“海棠烟雨”、“华蓥雪霁”、“云篆风清”、“桶井峡猿”四景,又改“金碧香风”为“金碧流香”,遂有了“巴渝十二景”之说。
为何去掉三景?王尔鉴在《巴县志》中说,“孔殿秋香,桂盛也,何地无桂?觉林晓钟,清远也,何寺无钟?北镇金沙,形胜也,渝州襟带江山,处处明沙目衬,何取一隅之形?”据说在厘定“字水宵灯”名目时,王尔鉴不仅从南岸欣赏过,也从江北观察过,既在山间眺望过,更从水边领略过,他在江南观景发现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形似古篆书的“巴”字,故称“字水”,而两江浪卷金花、江波灼然、星月交际、灯火若虹,满天繁星与人间灯火上下浑然一体,交相辉映,俯仰顾盼,情境各异,如梦若幻,这种“宵灯”映“字水”、风流占尽天下情景,他颖悟其“妙”之所在,有了深切体会才拈词定名。看来王尔鉴的确见解独到,力避庸常,他是要真正准确抓住一方形胜有代表性的景观而斟词酌句精心加以厘定,而并非随意取舍;他将自己的审美留给了后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做事的精细和严谨。
37年的宦海沉浮和辛勤笔耕严重损害了王尔鉴的健康,使他在年仅63岁时就病死在治所,后朝廷补授他为四川夔州府知府。他一生著述颇丰,然而除撰修《巴县志》17卷、主编《黔江县志》4卷外,浩繁卷帙多已散佚。他死后百余年间,邑人遇其片纸,不惜多金购之。他著有《友于堂四书文稿》2卷、《东诗草》8卷、《巴蜀诗草》20卷,《棣萼吟》1卷、《古文》1卷、《尺牍》若干卷。现在所能见到的是卢氏光绪版《县志·艺文》卷中收录的《海棠崖记》、《重修白衣大士阁记》两篇文章;在《诗》卷收入王尔鉴的咏怀诗有《虢台怀古》、《豋望云庵》、《龙岩寺》、《海棠崖》、《熊耳山》、《洛水》、《豋十八盘古阁(四首附序)》、《铁岭层云》等11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