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中期,家乡沂蒙农村,男女老少穿的袜子,基本是清一色的布袜,即用布缝制的。据说缝制布袜的技术很高,除其弯度外,还需“量体裁衣”比照着脚做,它不像线袜有松紧度,只分大小、一个模式就行。所以如掌握不好,不合脚不说,太肥则余布聚堆没法穿鞋,太瘦脚穿不进。还因袜底厚、硬难翻弄,换洗也难。但出于冬季护脚的需要,故一直延续了不知多少年,更没人提及美不美观的问题了。
而此时,县城的人相当部分、村里混迹于外地的个别人已穿线袜,集市商贩也有卖线袜的,但村民却无动于衷,甚至贬低线袜说“不暖和”“不撑穿”,只有头脑“开化”些的青年妇女,通过流传,希望和要求穿线袜。
就在这时,据说是后勤被服厂从事采购敌占区机器部件的人员,购进了部分手摇织袜机,可以用土纺车纺的线织袜子。我大哥当过老师,头脑灵活,闻讯后主动联系,先弄来一台,我们很快都学会了操作。这台是织3股线的,较厚实,可与布袜比暖和,也有“洋袜”之美,一下子就轰动了亲朋邻居,不用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没多少天全都换成了线袜——为节省线多是织短筒袜。随着消息的传播,带线、带钱来“加工”织袜的人越来越多,自然形成了一项“生意”,我们就将计就计,带线加工,每双收3分钱,用我家的线按重量折算收钱,众皆满意。看到妇女们爱美的心理,我们又专门染了一些红绿颜色的线,在袜筒上织两三圈不多收钱却好看。
好事总是传得快,不久,集市上即出现了与我们相同袜机、就地加工和“揽活”者了,实际也算有了竞争。我们主动“出击”,通过搜罗信息和联络,便又弄来了两台分别可织两股和单股线的袜机,还附带有大小男女各式袜板和熨斗。经实践操作和试验,一炮打响,连同原有的共3台袜机,分别织出了厚、中、薄3种袜子,按操作规范用袜板加湿熨烫后,既形象又板正地如商贩贩进的大机器织的“洋袜”一样,完全可以摆出去销售。记得那年腊月快过年时,我们3台袜机不分昼夜齐操作,赶制出一批批各式线袜,熨烫后每半打(6双)一捆,拿到集市上,有单买的,也有贩卖的,几次都一抢而光。通过销售,也摸清了中老年人喜欢厚的,青年喜欢中等的,妇女喜欢薄的,尤其袜筒带红绿圈的更受欢迎。从此,我们既搞成品袜批发和零售,也承揽“来线加工”,颇为红火了一大阵子。这时,并非我们带动,是“英雄所见略同”,各村部分人也搞起了这行当,有点“遍地开花”之势。没过几年,家乡人的脚上,犹如来了一次革命,几乎全都穿上了线袜,甚至那些老年缠足的尖脚,也将线袜以刀剪削瘦改造而穿用。
时过不久,应当说是村妇们的发明,将线袜底部剪开而上翻,另缝上单独线纳的袜底,在后跟上部再缝上一鲜艳布料的图形,是加固也增加美感。经如此“改造”成的线袜,耐穿程度决不差于布袜,而又不失线袜的美观,极受村人们的赞许和欢迎。那些青年妇女结婚的,都做上几双这样的线袜,专门给丈夫和公婆讨得喜欢。那时在外工作的,也有不少人学用这种办法改造线袜,终究那是贫乏时代,讲究节约。
及至50年代全国解放,大城市各种“洋纱”机织的“洋袜”,长的短的,男的女的,各型各色,还有电光袜、丝织袜,应有尽有,但主要消费者还是城市和工作人员,农村肯定是下地劳动的原因,依然喜欢穿那种“改造”型的线袜。直到尼龙袜问世,情况才又改变,且持续了不短的时间。如今生活好了,消费得起了,时髦、美观和舒适为首选,坚固耐用降为次要地步,尼龙袜被加上了“臭脚”“不透空气”等罪名,早被淘汰弃之界外!
这就是俺家乡的“袜子革命”…… (山东临沂 宋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