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骏英表弟撰写的回忆录《家在黄土高坡》,叹为观止。这是一轴浓墨重彩、大痛大爱、感人肺腑的历史画卷,充满了亲情、友情和爱情,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它既是作者个人心曲的吐露,又是当时社会和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是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你极写了这部史诗,构思严谨、重点突出、叙事翔实、文采绚丽、工而不板、笔笔见痕,恰到好处。一事一故事,事事亮点,点点衔接,显然一部品位极高、有一定阅读和收藏价值的经典史诗,包涵的意蕴又使其值得反复咀嚼回味。总之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此书的出版,无疑为百花盛开的文苑,又增添了绚丽多彩、有色有香的一朵奇葩。
我们长武地处黄土高坡,那片热土有着“耕读传家”的民俗,崇尚文化,淡泊物欲的氛围,熏陶了一代代重内修、硬心气的子弟,骏英表弟就是走出这片热土而不失本色的一个。你一生写诗词不辍,随环境的变迁,物事的推移,都留下了时间的擦痕、吐纳感知的心象。这也说明作者内心的清正。不论是表达人生的欢快,还是记叙人生的苦乐,都能发乎心、动乎情、形乎诗,字字句句都扣紧感受,不离真诚,产生感染力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读骏英表弟之诗作就会觉得有一股浩然之气贯穿始终。可以说是作者一生历史与人格的生动写照。一是感物纪事,赋诗言志。以满腔真诚,鲜明地讴歌了生活、事业与理想;二是壮景抒怀,仰古察今,吟唱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老一辈革命家及人民英雄的崇拜与赞颂;三是针砭时弊,取以杂类,无情讽剌与鞭挞了生活中的丑陋。秉正气于笔端,寓爱憎于情中;四是崇道德、尊教化,以高风亮节之诗情化作金玉古训,寄希望于未来。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文追求;五是吐人生之艰辛,叹患难之悲忧,以心的动律,阐发了对生活命运的真挚感悟。
我和骏英表弟都出生在那个兵荒马乱、贫穷落后的旧时代,共同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日子,所以感受是相同的,虽说后来我俩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但追忆儿时的生活情景仍记忆犹新。姑父姑母,表姐表兄表嫂及全家人的尊容我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如初。因此,阅读《家在黄土高坡》就感到格外亲切,时而兴奋,时而心酸,也可以这样说,你的回忆录对我产生了共鸣。
我记忆中的姑父,中等身材,虽不甚魁巍却矫健有力,开口见笑,和气待人,当家理财,务农耕种可算是一流的好把式,姑父在当地乡亲心目中是一个形象高大、很有本事的大好人,众口皆碑。
姑母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她形象端庄、温柔贤惠、举止文静、理家娴熟,孝敬老人,相夫教子,称得上女中之典范,是位慈眉善目可敬可爱的伟大母亲。
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家家都很困难,我们长武百姓以杂粮苜蓿野菜为主食度日,仅有的一点白面隔三岔五能在中午吃上一顿白面片子就很不错,一般困难的家庭,常年也见不到白面。姑母省吃俭用,从全家仅有的白面中克扣一点,蒸几个白馍或烙成饼子,过几天就提来孝敬爷爷奶奶,每次都要给我和郭毅分吃一些,因为我俩最小。一次姑妈提来了一篮地软包子,赶紧把我和郭毅找来和爷爷奶奶一起吃,摸着我的头风趣地说;“节昌要接着吃!”又拽了拽郭毅的耳朵说;“昌厚昌厚,要后头吃哩!”惹得爷爷奶奶哈哈大笑。我盼姑妈多来,经常来,能给我带来好吃的,这是我记忆中最深最鲜活的姑母。想到这里,仿佛她的语言又在我的耳边响起,她那慈祥的目光盯着我还在用手抚摸我的头哩。
读完《家在黄土高坡》感受很深,这是我们家乡民风民俗、地域文化、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是一部内容丰富,传承说教的百科全书,是一轴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我的文化程度很低,不敢妄加评论,这里用早年写的一首五言诗,结束我的感言:
怎样写人字
起步学人字, 临终方写完。
挥笔亮赤诚, 落墨见肝胆。
身正足自稳, 挺立天地间。
留得翰香在, 含笑无遗憾。
骏英表弟,一生写了一个端端正正、翰香迷人的“人”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