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远离蒙山,却近靠沂河。每到冬季,从冰冻的沂河里,透过岸滩林带,刮过来的溜河北风,凛冽而飕飕地响,把村里冻得静悄悄不见人影。可这时候,你如果到地屋子里去一看,则是另一个天地:里面热气腾腾,温暖如春,人有坐有站,有打牌的,有聊天的,有抱着孩子专来取暖的,也有带着干如剥花生等小活落的。到了晚上更热闹,正中吊一盏带反光伞的罩子灯,照亮全地屋,这里不光人多,有时有人说唱《杨家将》,或讲《水浒》故事,或唱京剧,还有胡琴包腔呢!甚至地屋外面也常聚集不少人在听里面的“演出”,往往持续到小半夜才散场。但有个特点,在地屋玩的人,都是男人,这是习俗;又多是老人,是他们怕冻又闲来无事。
据说地屋是过去人穷,衣服、住房都难以御寒,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简陋设施。其建法是:冬前选一避风向阳的地方,挖一长方或正方形、大小适当、深度一米半至两米的坑,挖时里面留出睡炕、放物桌和出入台阶。到入冬时,坑里已晾晒干了,再在周围用土坯垒高一米左右,说是地屋,实际是半地屋,上面搭上木架,铺上高粱秸或芦苇,然后培上厚厚的土。出进的门是一方块口,斜面向阳,适当地方留几个小窗口透气采光,门盖是用谷草扎制的,随时掀、盖。过了冬,就拆除,物料归原主,将坑填平。
地屋是大伙受益,当然也要大伙动手,凑材料,参加建造。只是由有些“权威”的人,首先发起,选择地点,还要确定谁在里面常住,一般都是让家境较困难,居住条件不好,与乡亲们轧伙好的老人,因为他才能充当主人。一个村每冬至少都建一两个这样的地屋。我小时候,晚上曾跟大人去地屋玩并取暖过,确是很惬意的。不光觉得这里很热闹,全身到手脚还都暖和和的,总不想离开,多少年我都忘不了。听说现在有的村冬天还搭建,只是规模和用途不同了,大都是用来存放水果和蔬菜什么的,也有里面住人的,但避寒不是主要的了,主要是看管存物。更多的恐怕还是那宽敞、明亮、温度适宜的半地下室的塑料小房,这是人们搞温室种植,有意间隔出来的“办公”和接待客人的小房间,里面安有桌、床和电话,同样很温暖,这应当说与原来的地屋是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如此的变化,十分让人感慨。
(山东临沂 宋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