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文友青年女作家传奇
那是两三年前,在博客互访中,我发现了一个昵称叫“小黎”的博客,只大略浏览了几篇博文,即禁不住地喊出了“好”----也许正合自己的口味?不,是文章写得好!此后,持续浏览了一段时间,或许亦曾点评过,不知又忙什么了,竟然“忽略”而断访多时,但脑海之印象并未消除。
2015年深秋,刚刚度过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70”主题的旋律还萦绕于广阔空间时,一个昵称叫“白露为霜”的访友,出现在了我的博客上,而且有几句足可使我心窝暖烫的留言。当我从首页画面断定是“小黎”时,心想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主动来访,对我这等老人又如此热情和礼貌,确确使我无比激动!
随即浏览其博文。啊,这多时间她还真发表了不少文章,内容也显丰富,为纪念“70”周年的原创及有关动态的博文更多一些,一连看了几篇。觉得好像比原来更好----实乃原来看的较少。尤其看到她的新作《血色玫瑰》应时出版,原已出版的《血色花季》等也同时推出,在赞叹不已的同时,竟萌生出欲索取阅读之意。这与我们这里也同样征文出版此类文集不无影响,自己不是也被采用了一篇吗?于是我谦虚地回复她说:我乃离退工农老干部、已入耄耋之年,无论从哪方面讲,自觉不配接待您。但我敢说您就是“小黎”,曾被您——美丽年轻的才女之文才和文章所折服。今天又拜读了你几个网页,更感您的才华、作为、文学成果不菲,难怪众人赞誉。还看到您写有俺沂水老乡夏云杰军级烈士的事略,那是闯关东者,感到亲切。这时,我从其博文中已知她就是青年女作家乔桦。出于对其欣赏之情,先是以不才之笔与书法挂幅形式诌了一首七绝诗句寄给了她。诗曰:
乔木林中桦独秀 文笔飞扬写春秋
抗联战史文字在 流芳后世无多求
寄出后随又自我愧悔:人家何止只写抗联战史?还有多多其他题材的憧憬呢!她就曾告诉我,一部她最最熟悉人为原型的乡村题材长篇小说,正在写作中。
与此同时,我冒昧地提出了与她交流作品的欲求——正巧俺近年有新书出版。没想到她那么脆快,开始只答应她寄给我几本,我坚持一定要交流,才同意互相提供地址,而且为此互加为好友开通了QQ。
有了QQ与多次会话,聊得随便些了。是感觉也是事实,我关注东北好像有什么缘分,比如我的农历生日,经查《万年历》对照,正是1931年9月18日,怎么偏在这个日子生我呢?难道从上小学至今一直爱唱《松花江上》等流亡歌曲也与此有关吗?再说近年,我三代外孙大学毕业在北京偏偏爱上了遥远的齐齐哈尔姑娘大学生,还一亲戚在吉林大学毕业后,也是与一位佳木斯同学结为夫妻,现都在我身边,当然还有乔桦她及其博文的魅力。我随意说给她后,隔了一段时间和我说:“这是缘分,我从看到你的照片,就似曾相识。”
是她先收到了我的拙作,没几天,她就和我说断断续续读完那两本了——指《短篇小说集》和《博客岁月》。我第一次听到对我作品这么中肯的评论:“…… 首先是感动。这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来源于您——一个建国前就参加工作的资深革命老人,一个80多岁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您在黄昏暮年能够写出这样有分量的文字,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其次是说的我的《小说》,“每一篇都饱含深情的文字,呈现给读者的都像是一幅幅风俗小画……”这些语言我虽感到过誉,但更可贵的是给我指出了问题,诸如封面设计与小说主题的凝重内容不相匹配;部分篇目,写得像散文,或者介于小说与散文之间,体裁呈现不明显,人物刻画不够鲜明;标点符号用错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错误运用省略号,省略号后面不应再用任何标点等等。最后鼓励说“总体来说,瑕不掩瑜。您的作品给我这样一个年轻的晚辈以昂扬向上的美感。”我当时真的激动出了泪水。我的作品确也给了不少的人,可反馈的基本都是宠奉虚悬的吹气,几乎没一个像她那样真诚相助的。为此,我衷心地感谢了她,好像还说过“早遇到你这个老师,俺的作品会比现在好”之类的话,也曾以“免称”而承认她就是老师。我把这看作是“真诚”的表现。
她的真诚,我曾有这样的一句回复话:“你的真诚再次打动了我。”那是我们有了感情之后,她问我青岛距临沂有多远,她要去青岛办事,有可能的话,专来拜访我。我告诉了她交通路线,欢迎她来做客。但她因家中发生了事情,急赶回去了。她把家中发生的实乃不光彩的事以及去青岛办的私事且未办成,都很具体地和我说了,再加上此前和我说的她已没了父母及家人身世等,这些纯属私家隐事,一般是不向外透露的,她却如实地说给我听,是多么地真诚、信任而毫无顾忌和拘束啊?当然也说明我们真正有了感情。
她到青岛办的那件私事未能办成,我很同情,顺便和我在青岛的一位好友说了,看能否帮助一下,好友很热心,给做了联系,虽毫无把握能办成,但我告诉她后,她表示“很激动”,一再感谢我和那位好友。其实,朋友间的关系就该如此,谁也会这样做,她却感动又感恩,可见其心地何等善良!从此,很自然地我们闲聊的话题又深了一步。如我们在互相倾诉各自私家情事时,我说到我只有3个女儿,小的已过了50岁,没有儿子,她竟然说:我就做你的第4个女儿吧,我49岁。我怎不感动?立即回话:这可使不得,担当不起呀,可我若有你这个好闺女,我一生值得欣慰和荣耀的了。尽管友情在向亲情渐渐地升华,还是我最后给妥善理顺的。我说,看来感情这东西是不好控制的,那就实事求是地对待吧,因为我这年龄段,不好说何时会出现什么问题,没必要自找某些啰嗦事啊,既已如此,让我们在感情上以父女的亲情关系倾注和抒发心中的特种情思吧,在形式上还是文友。在聊到我与我的好友关系密切,我说我去青岛,都是住在他家时,她接上说:我如果在青岛买上了房子——孩子拟迁住青岛,你来青岛就住我家,无丝毫犹豫和做作。
乔桦寄给我的著作,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学习。粗略浏览了一遍,人家是整体的高档次,无论主题、结构、文字、辞藻、插图以及装帧设计等等,就我只能可望而不可及,那也要读,相信“读”也能受益!我说她是天赋,从她的文友评议中也可看出,她从高二时即在报刊发表文章,旋即伴以诗歌、散文读完了大学中文系,圆了自己的文学梦。只近几年,就先后在《散文百家》、《北方文学》、《东北风》及《佳木斯日报》等发表了不少的佳作,所以有人对她的文才与萧红、张爱玲相比。
她人品、气质及貌相也很让人叹服,俺也只能从其散文、相册、书册插照和言语中欣赏一二。从那本《血色花季》及插照中,就可看出她踏遍多少山水、陵园和那血染的土地进行采访,又为整理和撰写史料,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硬硬地把人给累瘦了,还患上了胰腺炎病,那生动情节,谁都心疼。我说她有不卑不亢特点,有人说她直率而又不失谦虚谨慎,实际这些她都具有,而且朴实、端庄,无修饰,不做作,尽显女性自然之美!
这就是我和乔桦一无见过面,二无通过话——是我主动声言耳背防止出现误解,只在网络上的传奇情缘。再说一遍,无论从哪方面讲,我能担当得起吗?可是乔桦却热情不减地还一再邀俺“明年夏季,你和老伴就来佳木斯住段时间吧!来回的机票我全包了。”我尽管表示感谢与声称恐难实现,她还重复“您一定来,所有费用由我出!”这也许就是我悟出的“理儿”----两分法的魅力,俺年老,也还会有一缕闪烁光芒的夕阳余晖吧!(山东临沂 宋树声)
|